玉苏普艾麦提·麦麦提敏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鉴别

发表者:玉苏普艾麦提·麦麦提敏 人已读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持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素乱可引起多系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严重时引起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型糖尿病出现,高渗高血糖2型糖尿病出现。糖尿病分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怀孕前后诊断糖尿病的不算,孕前己患糖尿病的孕妇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一)1型糖尿病(T1DM)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常导教胰岛素绝对缺乏,1.免疫介导性(1A)急性型及缓发型。2.特发性(1B)无自身免疫证据。

(二)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到以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

三,诊断糖尿病,重要并且唯一的诊断指标就是血糖值,对于糖尿病患者米说,血糖值的变化能够说明病情的变化。体检时常用的血糖指标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黄金诊断标准)等等。空腹血糖一般是指在早晨空腹时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也是目前临床上诊断2型糖尿病最常用的一个检测项目。糖尿病诊断标准:①糖尿病症状+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②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1: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是3.9~6.1毫摩尔/升,如果空腹血糖值FPG>7.0毫摩尔/升,同时伴有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或者是餐后2小时血糖值OGT>11.1毫摩尔/升,而且是非同日三次检测结果均高于这两个数值,就可以判断为糖尿病。

③0GTT时,2h静脉血浆葡萄糖≥11.1,大部分密尿病人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如果仅仅以餐前空腹血糖来判新是否患有糖尿病,将会出现漏诊的现象,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是非常必要的。正常人餐后血糖7.8毫摩尔/升是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的上限。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①正常糖耐量:空腹血糖<6.1mmol/L;口服葡萄糖0.5-1个小时达高峰,峰值<11.1mmol/L(200mg/L);2个小时时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即<7.8mmoll,尿糖均为尿精均为阴性。②糖尿病性糖耐量:空腹血糖≥7.0mmol,峰时后延,常在1h后出现峰值≥11.1mmo/L:2个小时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即>7.8mmol/L,其中服糖后2h的血糖水平是最重要的判断指标。(3糖耐量受损(IGT):空腹血糖在6.11-7.0mmol/L,2个小时血糖水平在7.8~11.1mmol/L之间。如果空腹检测的血糖值是正常的,而餐后2小时的血糖值在7.8~11.1毫摩尔/升之间,属于糖耐量低减IGT。这个时候如果进行调理是比较容易让血糖转回到正常范围之内的。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检测的“金标准”。其实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白相对而言比较稳定,不受餐前空腹或餐后的影响,能够很好的反应较长时间的血糖控制程度,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因此糖化血红蛋白被誉为糖尿病检测的“金标准”,小于等于6.5

三,1型糖尿病合2型糖尿病的区别

1、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

1.1、年龄的区别: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油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糖尿病当中2型糖尿病多见(80%-90%)。总之,年龄越小,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感容易是2型糖尿病。

1.2、临床症状的区别;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1.3、临床治疗的区别: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眼降糖药一般无效。2型糖尿病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使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当然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胰岛B细胞功能下降,出现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时,也是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1.3、临床治疗的区别: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眼降糖药一般无效。2型糖尿病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使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当然当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胰岛B细胞功能题于衰药或出现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时,也是胰岛素的适应症。

2、1型糖尿病的病因

2.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2.2、遗传因泰2.3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


1型与2型糖尿病的鉴别

1型 2型

起病年龄及峰值

<30岁,12~14岁 >40岁,

起病方式 急 缓慢而隐匿

起病时体重 正常或消瘦 超重

体重下降 明显 不明显

胰岛素缺乏 绝对不足 相对不足

“三多一少”症群 典型 不典型

急性并发症 酮症倾向大 酮症倾向小

慢性并发症 数年后发生 可先于糖尿病


心血管 较少 >70%,主要死因

肾病 30%~45%,主要死因 5%~10%

脑血管 较少 较多

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 低下或缺乏 峰值延迟或不足

胰岛素受体抗体 阴性 阳性

胰岛素治疗及反应 依赖,敏感 不依赖 抵抗


病毒感染 阳性 柯萨奇病毒 阴性

磺脲类降糖药

格列类 无效 有效

酮症倾向 有 没有

高渗高血糖状态 无 有

预后 差 良

死因 肾衰,酮症酸中毒 心脑血管疾病,高渗高血糖

糖代谢的分类

FBG 2hPBG

正常血糖(NGR) <6.1 <7.8

空腹血糖受损(IFG) 6.1–7.0 <7.8

糖耐量减低(IGT)* <7.0 7.8–11.1

糖尿病(DM) ≥7.0 ≧11.1

1、.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 ≧11.1 中任意时间的血糖) 或

2.空腹血糖(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

热量) ≧7.0或

3、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检查明确诊断 ≧11.1

OGTT、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

OGTT 75g无水葡萄糖溶于250~300m1水中,5分钟内饮完,2小时后再测血糖胰岛素空腹5~20mu/L,30~60分钟达高峰,为基础的5~10倍,3~4小时恢复到基础水平

C肽 空腹0.4nmol/L 高峰达基础的5~6倍

I型糖尿病:多在青少年时期(25岁以下)起病,由于自身胰岛细胞发生破坏,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极低,因此需长期依赖胰岛素生存,否则将发生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

口特点:A.发病年龄通常<30岁 B.起病迅速;

2型糖尿病

口最多见:占糖尿病者中的90%左右 口中、老年起病:近来青年人亦开始多见 口肥胖者多见:常伴血脂紊乱及高血压 口多数起病缓慢,半数无任何症状,在筛查中发现 口发病初大多数不需用胰岛素治疗

3)2型糖尿病: A.饮食调节,B.适当运动,C.药物治疗:

二常用口服降糖药的用法

1.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1)格列美脲(亚莫利):

剂型:1-2毫克/片

剂量范围:1-8mg每天

*需注意低血糖的发生。

2)格列本脲(优降糖)

剂量范围:2.5-15mg/d

2.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1)瑞格列奈(诺和龙)

剂量范围:1-16mg/d

2)那格列奈

剂量范围:120-360mg/d

3.双胍类药物

1)二甲双瓜

剂量范围:500-2000mg/d

可引起胃肠道反应

4.a-糖苷酶抑制剂

口阿卡波糖(拜糖平)

剂量范围:100-300mg/d

可引起腹胀

6.DPP-IV抑制剂

(沙格列,西格列汀,阿格列)




本文是玉苏普艾麦提·麦麦提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