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昌明 三甲
王昌明 主任医师
北医三院 介入血管外科

合理选择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支架术的标准之一

936人已读

颈内动脉硬化狭窄病变,是动脉硬化患者比较常见的病变。若狭窄程度大于70%,就应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非A即B。A,即内膜剥脱术,简称CEA;B,即支架术,简称CAS。

选择CEA或CAS,有多个参考标准。这个病例,例证了其中一个标准。

李先生,76岁,体检超声检查发现左颈动脉重度狭窄。入院备手术治疗。因为李先生“脖型”粗短(较胖体型,体重达90kg),原定CAS简单狭窄。但术前CT检查发现,左颈内动脉开口重度狭窄处,局部斑块CT值测量,为12-31。果断改手术方式为CEA。

为什么这样选择呢?因为,CT值这么低的斑块,意味着斑块核心区,为糊糊状,若行CAS,斑块是破裂,其内糊糊流入颅内,将致脑梗这种灾难性后果。CEA手术时,因为肥胖等原因,操作有点困难,但术中证实了术前判断,“泥巴”斑快顺利清除干净,恢复颈动脉通畅。避免了若行CAS,脑梗的极大风险,也避免了CAS后,即使术中不发生脑梗,术后支架被糊糊堵塞,被迫再开刀剥支架的尴尬。

CEA,CAS,两种技术,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是互补的,扎实掌握两种技术,灵活选择相应病例,才能减少手术风险,保证患者安全。

某些仅能施行一种手术的“专家”,难免会“硬着头皮”,以一种手术方式应对所有病情,无谓增加手术并发症。

图1 颈内动脉开口重度狭窄。

图2 致颈内动脉狭窄斑块,CT值测量为12-31。

图3 CEA术中,切开斑块时,见“糊糊”-脂质涌出。

图4 CEA手术完毕,恢复颈动脉通畅

图5 切除斑块(内为脂质核心)


王昌明
王昌明 主任医师
北医三院 介入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