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孛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新生儿听力筛查问答

发表者:李孛 人已读

1. 宝宝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怎么办?

早期诊断!早期诊断!早期诊断!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目的就是为了尽早发现听力有问题的宝宝并及时干预。弱听宝宝除了听力问题,往往还伴随言语发育问题,错过了听力干预的最佳时期,往往会引起言语发育障碍;只要及时对听力进行干预,他们就可以聋而不哑。

有一些家长对听力筛查不重视,或者讳疾忌医,拖到孩子大了再去就诊,可能造成孩子终身的言语问题。所以新生儿听力筛查不通过,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

听力诊断一般在三月龄时进行,复筛到听力诊断期间,家长可以在家观察宝宝对声音的反应情况,作为重要的病史,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医生结合病史和听力检查报告,进行最终诊断。


2. 新生儿听力筛查不通过一定是遗传性耳聋吗?

不一定

新生儿听力筛查不通过的原因很多。首先,宝宝刚出生时,耳道内会有羊水耵聍等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可能堵塞耳道,导致筛查不通过;其次,婴幼儿吞咽功能发育还不完善,会因呛奶出现中耳积液,这也会引起传导性听力下降,导致筛查不通过;最后,就是一些先天性的耳道、听骨链或者耳蜗发育异常导致的先天性听力损失,这也会导致筛查不通过。


3. 新生儿听力筛查OAE和AABR一个通过了,一个没通过,还需要做听力诊断吗?

OAE和AABR都是新生儿听力筛查常用的办法,联合使用OAE和AABR技术可以提高筛查的敏感性,但二者检测的部位和效力不一样。我们听到声音是感音毛细胞产生电信号并传入听觉中枢的过程,这个过程有赖于整个听觉通路的完好。OAE主要检测感音毛细胞的功能,AABR检查的是整个听觉通路的功能。

如果OAE通过,AABR不通过,说明宝宝感音毛细胞功能尚可,但整个听觉通路存在问题,属于听力筛查不通过,仍然需要进行听力诊断检查。如果OAE不通过,AABR通过,说明宝宝的感音毛细胞存在问题,但是整个听觉通路功能尚可,属于听力筛查通过,可以不再做听力诊断检查。有的技术人员为了提高通过率,会重复多次测试。如果是这样得到的“通过”结果,往往是不可靠的。


4. 听力筛查只要几分钟就好了,听力诊断检查需要多长时间?

听力筛查是所有宝宝都要做的检查,由于受试范围广,需要检查更高效快捷,它的任务就是用尽量短的时间,把可能有问题的宝宝找出来

而听觉诊断检查更全面,更仔细,它的任务是对宝宝进行详细检查,找到真正有听力问题的宝宝,它不仅要明确宝宝是否存在听力损失,还要明确宝宝听力损失的类型以及程度。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检查叫听觉诱发反应,ABR,它的检查原理类似心电图,是记录宝宝的大脑对听觉产生的电流波形。这种电流非常微弱,一旦宝宝活动或者哭闹就完全记录不到,所以检查需要宝宝在深睡眠状态中完成。那么听力诊断检查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呢?这与宝宝的睡眠状态有关,如果宝宝睡得沉,40分钟到1小时就可以完成,具体与检查的项目有关。如果宝宝睡得不好,需要的时间就越长,检查结果也更难判断,容易误诊。


5. 什么是ABR?临床如何诊断听力损失

ABR是英文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的简称, 译为听性脑干反应,听觉脑干反应,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等,它是声音诱发的脑电反应。ABR反应有典型的波形特征,这个反应非常微弱,在μv级别,所以记录时要排除各种干扰,使基线平稳。随着刺激声强度降低,ABR的波形出现的越来越晚,幅值慢慢地下降,直到最后完全消失。

ABR波形图.png

ABR的波形特征

ABR排列图.png.jpg

随着声音刺激强度逐渐降低,ABR潜伏期延长,幅值下降

通过ABR测试反应,我们可以找到引起听觉反应的最小声音强度,这就是反应阈。临床就是根据反应阈来判断宝宝的听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内,ABR最常用的测试声是短声,又叫click声,测试得到的阈值小于35分贝就可以认为是正常的。一份好的ABR报告要求测试基线平稳,ABR波形清晰,这样的测试结果才算准确。


6. 听力检查的镇静剂【水合氯醛】会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镇静剂对宝宝的影响可以分给药方式药物的不良反应两方面。

给药的方式有两种,口服和灌肠。因为药物比较苦,宝宝在口服给药过程中可能会有挣扎,3个月以上的宝宝,我们会少量、多次的给药,减少宝宝的呛咳反应3个月以内的宝宝一般采用灌肠的方式,因为他们的吞咽功能发育不够完善,口服给药容易造成误吸。如果宝宝存在唇腭裂,不论多大都是灌肠给药,因为他们的咽喉存在先天发育不良。

药物本身有哪些不良反应呢?因为我们是最低剂量给药,而且一天只给一次药,即便药物都被吐掉或排出,当天也不再补药。所以严重的不良反应还没有见到过,极个别家长反映用药后宝宝有过腹泻和过敏,不过一周内都自愈了。总体而言,水合氯醛还是非常安全的。


本文是李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