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徐奇奇 人已读
内视镜检查可能是所有检查中最让人畏惧的项目之一。
不少人光想到要把一条又黑又长的管子从嘴巴吞到胃里,或从肛门穿进肠子里就害怕发抖。曾接受胃镜或大肠镜检查觉得痛苦难耐又跳又乱抓的人,也不在少数。因此愈来愈多人选择无痛内视镜检查。
无痛胃镜、大肠镜,其实是轻度麻醉
其实人体的胃和大肠黏膜本身没有痛觉神经,胃镜让人难受是吞管子和打空气入胃时,胃胀诱发恶心呕吐的反射,以及胃镜管摩擦咽喉而疼痛出血。相较胃镜检查,大肠镜痛苦感受更强烈,时间也较长。肠镜要在弯弯曲曲的肠道前进,常会压迫、牵扯、拉紧肠壁外层,使受检者产生想解便、肠子绞痛、腹胀等感受,有些人因曾接受腹部或妇产科手术,而造成腹壁或肠粘连,常会痛得无法忍受。而无痛胃镜、大肠镜就是在传统镜检开始前,从静脉注射止痛镇静药物,使受检者睡着处于轻度麻醉状态再开始检查。病人不知道医生在什么时候塞东西进去,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问题,完全处于一种无痛、意识模糊的状态,等醒来之后,检查也已完成。
选择无痛胃镜或大肠镜,费用约为1000-1500元不等,(不同医院不同地区不同价格),因为必须有麻醉专科医师执行全身麻醉,全程心电监护监控。
如果想选择无痛胃镜和肠镜检查,建议:
1.一次麻醉,胃镜、肠镜都做:如果决定采无痛镜检,最好麻醉一次,胃镜、大肠镜都做。
2.麻醉前先评估:受检者必须先做心电图、胸部X光,并询问有无药物过敏等病史。确认没问题后,接上血氧、心率和血压监视器,然后静脉注射麻醉镇痛和抗焦虑安眠药物,达到朦胧麻醉层次,亦即提高受检者对疼痛忍受度、身心放松,但又不像手术时的深度麻醉状态。
在麻醉医师或护师全程监控下,消化科医师操作镜检,做法和一般胃镜、大肠镜相同。
检查结束后,也需要休息至意识清醒再离开,检查后当天禁止做精细或危险工作,例如开车、骑车、开会或裁示重大决策等。
3.所有的影像检查均不能取代内镜:胃镜和肠镜至今仍是临床诊断时无可取代的工具。这两种内视镜能直接检视胃肠组织,有没有溃疡、发炎或恶性肿瘤的早期病灶等问题,并且当发现或怀疑异常时,可以立即做切片病理分析诊断。而且内镜还能做其他检查做不到的切片或息肉切除术。
4.有必要时再做,太常做内镜有害无益:相较因害怕不想内视镜的人,也有些人只要稍有不舒服,就会要求医生做个胃镜检查、直肠镜检查事实上,内视镜检查还是有必要的时候才做。因为深入身体的内视镜软管和器材,若没有消毒干净,在操作过程中又不慎刮伤胃壁或肠壁,很容易感染。
本文是徐奇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