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懂体检报告,从认识幽门螺杆菌开始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健康意识不断加强以及职工体检制度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体检。作为消化系统疾病而言,幽门螺杆菌感染无疑是体检项目的重灾区。幽门螺杆菌血清抗体的检测是目前针对幽门螺杆菌筛查最便捷的手段,以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数据统计,90%以上体检报告咨询患者都是因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而来。那么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如何传播?感染后症状?如何检测及治疗?带着以上四个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科普小讲堂。
一:初识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该细菌生存力极强,能够在强酸环境中生存,是目前发现唯一能够在胃里面生存的细菌。由于我国的共餐习惯,大家同吃一碗菜,也很少使用公筷,所以感染率极高,约有59%人群感染。

幽门螺杆菌形态
二:幽门螺杆菌如何传播
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口-口、粪-口、水源途经传播。感染者的粪便中存在幽门螺杆菌,健康人饮用了含有幽门螺杆菌的污染水源可被传染,同时幽门螺杆菌患者的口腔中同样存在细菌,一起吃饭、接吻、使用不洁餐具、唾液传播等都有可能传染幽门螺杆菌,特别是口对口喂小孩,极容易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小孩。

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
三:幽门螺杆菌症状
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无症状和并发症,少数感染者可有口腔异味、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但几乎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感染者中约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
四:幽门螺杆菌检测
目前医学上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主要分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侵入性检测主要为胃镜下活检胃组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非侵入性检测包括尿素呼吸试验(13C、14C呼气试验)、血清抗体检测,粪便抗原检测。其中血清抗体检测为临床上最常用筛查手段,尿素呼气试验为最常用确诊手段。体检报告中最常见的是血清抗体检测,即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代表体内存在幽门螺杆菌抗体,反之则为阴性),这里需要向大家展开来讲一下抗体由来,以便理解后文。通常情况下,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在接受细菌、病毒感染后,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身体通过免疫应答自发产生抗体来对抗病原体的侵袭,在幽门螺杆菌治愈后身体内仍存在抗体。基于此逻辑,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存在两种可能,一:目前正处于感染期,同时体内存在抗体;二:曾经感染过,自愈或药物除菌后,体内残留抗体。所以单就抗体阳性无法分辨是既往感染还是现症感染。对于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患者,推荐进一步行13C或14C呼气试验以明确诊断。13C相较于14C具有无放射性优点,同样适用于年老体弱者、儿童及孕妇。

13C呼气检测流程
五:幽门螺杆菌治疗
对于明确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我国目前现行7种标准四联疗法,即2种抗生素+PPI+铋剂,最常用方案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铋剂+PPI四联除菌疗法,疗程14天,平均除菌率在85%-94%之间。由于少部分患者存在抗生素过敏现象,药敏皮试必不可少,所以但凡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首先推荐至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行标准四联除菌治疗,切勿自行配药治疗。
以上就是今天有关幽门螺杆菌科普小讲堂,下一期我们将从如何预防及家庭管理的角度向大家分享幽门螺杆菌小知识。
本文是倪桥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