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红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颈椎病的常用辅助检查

发表者:林红 人已读

颈椎病的诊断需要症状、体征、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相结合进行判断。常用的辅助检查有:颈椎X线摄片,颈椎CT,颈椎MRI及肌电图检查。

颈椎X线摄片虽只能了解骨性结构,仍有重要意义。可以显示颈椎曲度改变,例如生理前凸减小、反曲,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等。特殊体位还能显示颈椎节段不稳定。随着人们生活、工作习惯的改变,颈椎始终处于过屈的强迫体位,颈周韧带和肌肉受力不平衡,出现颈椎动态不稳。然而这种动态不稳在颈椎正侧位片,乃至颈椎MRI都难以发现。在常规摄片的基础上加拍过屈过伸位片对该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颈椎过伸过屈位片是指患者在极度屈曲伸直颈部拍摄的颈椎X线。过屈过伸位片主要适用于颈椎不稳的诊断。

CT可显示椎间盘突出、钙化,黄韧带骨化,颈椎管矢状径变小,脊髓受压。CT基本原理建立在人体各组织对X线不同吸收能力上。CT用X线对待检部位进行投射,通过接收器接受投过的X线,再经电子计算机数字化处理,用不同的灰度值表示接收到的X线量,重新构建成这一检查部位的断层图像。颈椎CT检查可以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及硬脊膜受压情况。还可以显示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椎管或侧隐窝狭窄等情况。CT对骨的成像比MRI清楚,所以在显示椎间盘钙化和后纵韧带骨化方面较核磁共振(MRI)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CT对脊髓和软组织的显示没有MRI清楚,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

典型颈椎病CT影像(中山医院)

MRI可显示致压物引起的硬膜囊间隙消失,脊髓损伤在脊髓内出现高信号区。MRI利用人体不同组织中的运动质子的密度不同,应用磁共振的原理,在外磁场中对人体发射无线脉冲,使质子发生共振现象。当脉冲停止后,通过接收释放的能量转换成数字信号,重建成不同灰度的磁共振图像。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非常高,而且能从多个角度对待检部位进行成像,因此在软组织清晰度和灵敏度上都优于CT,也没有放射性,对人体无害。MRI在颈椎病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阳性率可达99%以上。较之CT,可以多方位成像(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和斜面),解剖结构细节显示更好,对组织结构的细微病理变化更敏感(如脊髓变性、脊髓空洞),由信号强度可以确定组织的类型(如脂肪、血液和水),对软组织病变的分辨率更敏感。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病变椎间盘突出的部位、程度、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尤其对于椎管内肿瘤及其他疾病如结核等的鉴别更有帮助,所以对颈椎病的检查,MRI最有优势。

典型颈椎病MRI影像(中山医院)

肌电图检查可以明确神经损伤的数量、位置,以及鉴别其他神经相关疾病,例如腕管综合征、周围神经病变等。肌电图是对周围神经与肌肉的电生理检查方法,可用于观察并记录肌肉在静止、主动收缩和支配其的周围神经受刺激时的电活动,同时也可用来测量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在颈椎病的诊断上,肌电图主要通过检查双上肢肌肉的兴奋性来反映相应神经根的状态,并根据异常电活动的分布范围来判断椎间盘突出和神经根受压的节段。在鉴别颈椎病与胸廓出口综合征、肘管综合症、尺管综合征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准确率>90%,但与MRI相比并不是首选的检查手段,可用于辅助诊断和判断神经根的受压情况,同时也是和神经内科疾病鉴别的重要参考依据。它也可以用来作为判断治疗后神经恢复情况的指标之一。

本文是林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