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胜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有哪些具体方式?腰椎管狭窄必须椎间融合椎弓根内固定么?

发表者:孙胜 人已读

全椎板切除术主要适用于多种原因造成单一平面的严重中央椎管狭窄,硬膜囊需要足够的减压;多节段、多平面的严重椎管狭窄;狭窄节段腰椎不稳,需要行植骨融合内固定。然而,全椎板切除破坏了腰椎后部结构,影响了脊柱的稳定性,瘢痕挛缩可引起狭窄,出现临床症状,远期疗效常下降,且有腰椎不稳等并发症。越来越多的医师倾向于用有限减压进行治疗。半椎板切除术适用于单侧的侧隐窝和神经根管狭窄及关节突肥大及中央型狭窄对侧无症状者。椎板间扩大开窗术适于单一侧隐窝狭窄者。有限减压可以对单一平面或单一神经根进行减压,保留较多后部骨及韧带结构,较多地保留了脊柱后部的骨韧带结构。该术式可减少发生术后脊柱不稳定。

近年来,国内外已陆续有不少小切口微创减压治疗侧隐窝狭窄症的报道。手术的目的是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尽可能地减轻手术损伤、减少术后硬膜粘连等并发症,更多地保留腰椎的生物力学结构,提高手术疗效。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应用显微内镜技术治疗单纯腰椎侧隐窝狭窄症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图片8.png



但显微技术有其严格的适应证,一般认为适宜于单节段开窗手术治疗的单纯侧隐窝狭窄症,而对于中央椎管狭窄、椎板间隙过度狭窄和严重的小关节增生、移位的患者禁用。中央椎管段狭窄的手术治疗。中央椎管骨性狭窄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腰椎椎弓根层面椎管段中央径减小,属恒定性狭窄;而中央椎管非骨性狭窄的病理变化则表现在椎间层面以软组织构成的椎管段,其中矢径狭小多为非恒定性的。通常对骨性椎管狭窄的症状与体征表现在双下肢的患者,应在狭窄节段做全椎板、黄韧带切除,保留后关节突。对部分关节突关节显著肥大并向椎管中线内聚者,可将关节突关节的内侧部切除,以更好地扩大中央椎管,直至因减压而切除的组织缘与硬膜囊间关系正常,囊色及搏动好为止。

神经根管段狭窄的手术治疗。神经根自硬膜囊发出后向下走行直至穿出椎间孔的这一行程中途经两种不同组织性质的区段:①椎间层面段,又称腰骶神经根管非骨性段(此段横截面表现为“盘黄间隙”);②椎弓根层面段,又称腰骶神经根管骨性段(骨性侧隐窝)。此两段均可由自身的增生退变或以合并的存在形式导致途经的神经根发生嵌压,引发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由于病变的部位和病变组织的性质不同,手术方法也不同。以往一些文献报道,对椎管狭窄症的处理不够满意,优良率仅为60%~80%,其原因可能是对上述神经根管不同节段狭窄的认识不足。因此,强调术前认真、细致的检查并加以识别是确保手术效果的关键。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应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及其病变特点决定手术方式。手术减压是对致压物而言,广泛切除椎板和关节突关节已不可取,但必须的减压是必要的。植骨融合是治疗原有腰椎不稳和减压后可能出现不稳的重要措施,尤其对较为广泛的减压术后,植骨融合术是维持疗效的重要措施。小关节切除过多影响腰椎稳定性,伴有退行性椎体滑脱或脊柱侧凸或后凸在减压的同时应行植骨融合术。

内固定术的目的是:增强脊柱稳定性;提高融合率;纠正下腰椎退变后的畸形;维持椎管容量和形态,并保护神经组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植骨融合的同时是否应行内固定术,目前仍有争议,对以下情况可考虑行内固定术:退变性畸形者,稳定或纠正侧凸或后凸畸形;复发性腰椎管狭窄且伴有医源性椎体滑脱或不稳;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平面行较为广泛的椎板切除并有可能发生继发性不稳者;腰椎不稳,腰椎伸屈位X线片示椎体平移超过4mm,成角>10°。内固定方法以短节段椎弓根固定为宜,可提高融合率,避免长范围固定。


本文是孙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