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尚敏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诊前须知

美容整形求美者中不容忽视的功能性体象障碍者

发表者:伍尚敏 人已读

体象障碍属于神经内科和精神科诊疗范畴的疾病,但在美容整形科也可常见到具有体象障碍表现的患者或就美者,这个群体手术后容易出现对疗效不满意的情况。临床中,部分此类患者临床表现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或忽略,导致术后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影响术后评价,因此值得大家关注!

所谓体象是个体对自身生理性躯体自我认知的结果。从美学的客观性角度而论,人们认识体象不仅有生理学,解剖学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也会有美学判断上的价值差异,容貌和形体客观上的缺陷或主观体象上的缺陷都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易形成所谓的消极体象,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出现自卑、自我封闭、悲观绝望等负性心理,严重者可导致与容貌有关的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甚至精神病。

从医学专科角度讲,体象障碍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种。

器质性体象障碍多见于非优势半球顶叶的病变,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脑炎等都有可能引起。患者基本感知功能正常,但是对自己身体部位的存在、空间分布和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关系出现认知障碍,表现有自体部位失认、偏侧肢体忽视、幻肢症、痛觉缺失等。

功能性体象障碍在教科书中被命名为躯体变形障碍,也有称为体象畸形症,在国外有人称其为丑形幻想症、畸形恐惧症、美丽强迫症等。从疾病特征来看,应该属于疑病症的范畴,患者在客观上躯体外表并不存在缺陷,或者有极其轻微的缺陷,但其主观想象自己的外貌有缺陷,对轻微的躯体疾病过度担心,这种痛苦或有害的先占观念引起个人明显痛苦或影响个人的社会职业生活,而且不能用另一种精神障碍所解释,是一种明显的心理疾病。

在美容整形科常见的体象障碍即为功能性的体象障碍患者。这类患者会非常关注自己脸、鼻子、眼睛、皮肤、大腿等部位,放大自己身上不完美的部分,他们关注的行为包括伪装缺陷、与他人作比较、反复照镜子、反复征求别人对自己身上一些缺陷的看法,即使劲别人说没有,但自己总觉得身上某些部位有缺陷等,并因为这些“小缺陷”而感到痛苦自卑。为了改变自己的体象,他们会做一些不必要的“治疗”,比如不停整容。在体象障碍发展过程中,患者对自己体象认知越来越扭曲,会导致躲避社会、工作能力下降、性关系变化,甚至引起自残、自杀行为。

体象障碍可以是器质性病变也可以是心理性疾病,因此在整容前,一定要对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有一个客观认知。如果确实存在体象障碍,则须到神经内科和精神科就诊和治疗,等恢复正常后再行美容整形方面的手术,这样才会有较好的手术效果。

本文是伍尚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