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ll-Sachs损伤
Hill-Sachs损伤是指肱骨头后外侧缘的压缩性骨折。当肩关节前下脱位时,肱骨头后外侧与肩胛骨关节盂前下缘发生撞击,形成肱骨头后外侧骨性缺损,称为Hill-Sachs损伤。肩关节后脱位时肱骨头前内侧与关节盂后下缘碰撞, 产生肱骨头前内侧的压缩性骨折称为反Hill-Sachs损伤。

肱骨头与肩胛盂发生撞击
40%-90%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存在Hill-Sachs损伤,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中Hill-Sachs损伤的可高达100%,Hill-Sachs损伤可以反复引起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86%的肩关节后脱位患者中存在反Hill-Sachs损伤。
Hill-Sachs损伤分为啮合型Hill-Sachs损伤与非啮合型Hill-Sachs损伤。啮合性Hill-Sachs损伤指在关节镜监视下,将肩关节外展90度并外旋70-100度,若Hill-Sachs损伤处于关节盂边缘平行或接触,提示该损伤与肩关节习惯性脱位高度相关。而非啮合性Hill-Sachs损伤通常不直接导致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Hill-Sachs损伤分类
对于骨缺损比较小的或非啮合性损伤的患者保守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虽然有的患者存在较大骨缺损并且临床症状明显,但是由于年龄、高风险内科疾病等因素不适宜进行手术,这类患者也应考虑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同时应非常注意功能康复训练,尤其是三角肌、旋转肌群的训练,而且还应注意保证肩关节的稳定性。
手术治疗的指征主要取决于骨缺损的情况和关节的稳定性。目前有多种关节镜下及切开手术的方案。手术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恢复关节的稳定性,而这需要通过修复撕裂的关节囊和骨缺损来实现。
手术治疗Hill-Sachs损伤同时需要考虑到关节盂和肱骨头两个问题。常用的方法有Latarjet术式和髂骨移植等方法,这样既可以防止再脱位,又可以防止肱骨头和关节盂再度咬合。肱骨头侧骨缺损的主要方法有骨移植、软组织填充、关节镜技术和假体置换等。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肩关节镜下冈下肌填充,手术微创,术后效果良好。
本文是蔡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