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黄金波 人已读
【概述】
1. 红细胞膜先天性缺陷所致的溶贫,家族遗传性,先天性红细胞膜缺陷引起的家族性溶血性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
2. 临床特点:自幼发生、间歇性黄疸、脾大,切脾能显著改善症状
3. 血液学特征:周血见小球形红细胞,RBC渗透脆性显著提高
4. 青少年不明原因的脾大、胆石症,在感染尤其是微小病毒B19感染,传单、妊娠过程中出现溶贫需要考虑HS的可能
5. 预后一般良好,绝少数可死于再障危象或切脾后并发症
【发病机制】
1. 家族史:
(1) 多数具有
(2) 大部分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 小部分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在出现新的基因突变后才发病,临床表现一般较明显
(4) 1/4无家族史:散发可能由基因突变所致,其后代HS发生率约占50%
2. 红细胞膜缺陷:
3. 溶血机制:球形主要在脾脏破坏
(1) 正常红细胞在HS患者体内生存期正常,HS红细胞只有在无脾者体内才生存期正常。
(2) 球形红细胞的变形性降低,不易通过脾索内皮细胞间隙,扣留在脾脏被巨噬细胞吞噬破坏。
(3) 骨架蛋白缺陷引起继发性代谢变化:穿膜钠和钾流增加,造成ATP酶活性升高,导致ATP消耗、糖酵解率加快和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降低,后者可造成细胞内pH下降(细胞内酸中毒)
(4) 脾脏对异常的球形红细胞具有“调制”作用,使其渗透性脆性增加。造成球形红细胞的变形性进一步降低,加速在脾内的破坏
(5) 脾脏对HS红细胞的作用
l 扣留并吞噬球形红细胞
l 加速球形红细胞的生成(机制不清,可能扣留后Glu利用受限,ATP减少,乳酸聚集,pH下降,易变成球形)
【临床表现】
1. 概述
(1)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2) 临床特征:贫血、黄疸、脾大
(3) 男女均可发病,发病年龄不一,少数可见于年长者,与缺陷严重度有关
(4) 约2/3具有轻到中度贫血,中度脾大,间歇性黄疸
(5) 极少数可发生危及生命的溶血,需定期输血,生长发育和骨骼发育也可受影响。
2. 25%症状轻微
(1) 存在溶血,但骨髓代偿,无贫血,无或轻度黄疸,无或轻度脾大
(2) 在谱系调查或某种诱因作用下才被发现
(3) 常见诱因:感染,持久的重体内活动
3. 贫血:多轻至中度,也可为重度
4. 黄疸:
(1) 新生儿期最常见,严重者需换血
(2) 新生儿期后,黄疸大多很轻,呈间歇性发作
(3) 劳累、情绪波动、妊娠可加重和诱发
5. 脾大:
(1) 一般中度脾大
(2) 大小与疾病的严重度不一定平行
(3) 肝脏一般无肿大
【并发症】
1. 溶血危象
(1) 最常见
(2) 症状轻微,常无显著临床意义,病程呈自限性
(3) 一般继发于各种感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一过性增强
2. 再障危象:
3. 巨幼贫危象
(1) 饮食中缺乏叶酸或需求增加,可出现巨幼贫
4. 胆石症:
5. 下肢复发性溃疡、慢性红斑性皮炎、痛风
6. 髓外造血性肿块
7. 脾切除后可发生脂肪变性,很少消退
8. 个别患者可合并脊髓脱髓鞘病、智力迟钝、家族性心肌病
【血象】
1. 贫血:
(1) 多轻或中度,危象发作时贫血迅速加重
(2) 轻型可无明显贫血
(3) 发生再障危象时,周血三系均减少,Ret降低
(4) MCV多正常或轻度减低
(5) MCHC常升高(轻度脱水状态),切脾不能改变
(6) Ret比例升高。
2. 外周血涂片:
(1) 可见比例不等的小球形红细胞,多在10%以上(正常人<5%),可高达60%~70%。
(2) 直径小、染色深、中心淡染区消失,大小、形态比较均匀一置
(3) 整个RBC大小不等
【治疗】
1. 概述
(1) 未行脾切除者应注意补充叶酸,以预防危象发生。
2. 脾切除:
(1) 概述
l 主要治疗手段
l <5岁切脾后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如肺炎球菌)机会增加。除非患儿病情较重,需经常输血或影响生长发育,应待年龄超过6岁后进行手术。
(2) 疗效
l 有显著疗效,绝大多数贫血减轻,Ret接近正常,多数重型,不能完全CR,但能显著改善正常。
l 红细胞寿命延长,但不能完全恢复正常
(3) 切脾并发症
l 感染:最重要的并发症,尤其是婴幼儿,多术后2年内
l 肠系膜or 门脉闭塞
l 缺血性心脏病:可能与血小板增高有关
3. 常规治疗
(1) 避免感染,防止过劳
(2) 叶酸
(3) 碳酸氢钠
(4) 维生素E胶丸
(5) 熊去氧胆酸
本文是黄金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