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袁一飞 三甲
袁一飞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眼科

231.眼眶肿瘤之球后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方法和治疗选择

1766人已读

该病例由于头痛的原因,偶尔拍片发现眼眶肿瘤。其实瘤体并不小,但由于眼眶脂肪压迫性代偿,所以外观改变并不明显。临床上因为体检或者其他原因,拍摄影像片偶尔发现眼眶占位的并不在少数。


眼眶肿瘤位于眼球后。任何医院的谈话都会涉及到术后视力可能丧失,患者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眼眶核磁共振上可以看到肿瘤推移视神经到内侧。相对而言,眼眶视神经外侧肿瘤的手术风险和难度较内侧小,这和眼眶内外侧壁的骨壁走行方向有关,外侧操作空间会大一些。

所以请务必携带胶片,而不是光盘和二维码读片,手术中主刀医生不可能去查看手机图像!

术前眼部的评估对于是否存在明显的肿瘤和视神经粘连有一定的判断性。术前谈话也特地谈到了,如术中粘连紧密又是血管瘤的话,可以考虑瘤体内注药缩小瘤体的方法,以最大限度保留视力。


最终手术顺利,粘连尚可,完整取出瘤体,视力未受影响!

让人感动的是,在麻醉刚刚苏醒,查完视力正常后,患者反复让查视力的护士同志转达对医护手术团队的谢意。


在最近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有业界前辈专题讨论了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也是目前我们采用的治疗策略:


有的适合结膜入路;

有的采取皮肤切口;

有的需要外侧开眶;

有的首选内窥镜下;

有的必须眶颅联合;

有的采取瘤内注药,

有的注药结合减压;

有的应该观察随访!


之后陆续演示



所有的手术治疗方法并没有高低之分。

相对更安全的,

医生有把握的,

就是最好的方法。



患者的想法也要充分考虑,

曾经遇到过坚决完整取出瘤体,即使失明坦然面对的患者。

袁一飞
袁一飞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