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荣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针灸推拿

天鼎穴

发表者:郭新荣 人已读

天鼎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出自《针灸甲乙经》。此腧穴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穴与缺盆连线中点;有清咽,散结,理气,化痰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暴喑气哽、咽喉肿痛、吞咽困难,瘰疬,瘿气等病症。

中文名

天鼎穴

别名

天顶、天项、天盖

隶属经络

手阳明大肠经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基本内容

【位置】

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与缺盆连线的中点处。

《针灸甲乙经》:“在缺盆上,直扶突,气舍后一寸五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直扶突后一寸”;《针灸资生经》:“气舍后一寸。”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胸锁乳突肌后缘、臂丛神经。皮肤由颈丛的锁骨上神经分布。在皮下筋膜有颈阔肌和颈前浅静脉,颈阔肌受面神经的颈支支配,颈前浅静脉是锁骨下静脉的属支。针经皮肤、皮下组织的浅层,由胸锁乳突肌后缘,达深部的臂丛的神经根融合和分支的干、股部。胸锁乳突肌由脑神经副神经支配。

【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经水的气化之气。

【藏象】

地部水液在本穴全部气化为气并上行头面天部。

向头面天部传送大肠经的气化之气。

【方例】

失音嗫嚅:天鼎、间使。

喉痹梗噎,咽肿不得消,食饮不下:天鼎、气舍、膈俞。

【刺灸】

坐位,头转向对侧,浅刺0.2~0.5寸,不可向下方深刺。以防造成气胸,按压天鼎时可将臂丛上干压迫于手指第6~7颈椎的横突前缘之间,病人可感到肩顶部和同侧上肢麻木。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取穴方法

正坐,头微侧,喉结旁开3寸,约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之间的扶突穴,再从扶突穴直下1寸,当胸锁乳突肌后缘处取穴。

穴位释义

【穴义】大肠经经水受热气化上行于天。

【名解】天鼎。天,头面、皮部也。鼎,炉鼎也。天鼎名意指大肠经经水受热气化并上行于天。本穴物质为巨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受心部外传之热水液蒸发并上行于天,如鼎内之水被加热一般,故名天鼎。(从地球坐标系来看,天鼎穴在上,何以经水能上行,其理同巨骨穴气血运行之解。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