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付朝杰 三甲
付朝杰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血小板增多哪个年龄段儿童更常见

1894人已读

有一项研究在某地区医院的7539例患者进行了统计,研究以血小板计数大于500× 10^9/L作为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标准,发现有6.0%(456例)患者诊断为血小板增多症,而且所有患者都为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率在儿童发育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

新生儿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生率为12.5%,

1个月婴儿的血小板增多率达到35.8%,

6至11个月婴儿的血小板增多率恢复到12.9%。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比例逐渐下降,在11至15岁儿童中,仅为0.6%。

血小板增多的常见原因为感染(67.5%)、川崎病(9.4%)、早产儿(7.7%)和缺铁性贫血(6.4%)。

所有病例中,无论血小板值多少,都无儿童血栓栓塞并发症。

作者得出结论,儿童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良性疾病,其发病率和病因似乎取决于年龄。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具有年龄依赖性的模式,发病率最高的是在2岁以下的儿童,在很多研究中,男孩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生率(约60%)明显要高于女孩(约40%)。

婴儿期容易出现血小板增多症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原因相关:

骨髓造血期间,骨髓中血小板生成素基因存在高表达,产生更多的血小板生成素(让生产血小板的造血干细胞生成);

新生儿与婴幼儿比儿童与成人血循环中血小板生成素浓度高;

巨核细胞祖细胞对血小板生成素的敏感性增加等。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付朝杰
付朝杰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