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朝杰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EB病毒(EBV)

发表者:付朝杰 人已读

EB病毒(EBV)为DNA疱疹病毒,过去又被称为人类疱疹病毒4型,婴幼儿多为隐性感染,较大儿童及青少年多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IM过去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于CMV、支原体、腺病毒等病原体感染也可出现类似IM的表现,因此第8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已将IM称为儿童EB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

EBV在正常人群中普遍存在,据报道我国20世纪80年代时10岁儿童血清EBV几乎100%为阳性,此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原发性EBV感染年龄有所延迟。

EBV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过输血和性传播,在成人又被称为“接吻病”。儿童IM发病高峰在4-6岁,主要病理组织学改变为淋巴组织的良性增生,表现为异常淋巴细胞浸润,并不化脓,可侵犯肝脾、心肌、肾、肾上腺、肺、中枢神经等多个系统,主要临床表现表现为“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三联征,可合并有肝脾肿大。50%IM患儿可出现眼睑水肿,这一点在第8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特意提出,并且成为最新诊断标准中的一条。

IM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可出现脑炎、吉兰巴雷综合征、嗜血细胞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很少见肺炎、胃肠道出血、血细胞减少、心肌炎、心包炎、肾炎、溶血尿毒综合征等并发症。脾破裂是其严重而少见的并发症。

原发性EBV感染过程中先产生针对衣壳抗原(CA)IgG和IgM;急性感染晚期,抗早期抗原(EA)抗体出现;恢复期晚期,抗核抗原(NA)抗体产生。其中,抗CA-IgG和抗NA-IgG可持续终生。如血中发现抗NA抗体,则提示该感染实际早已存在;CA-IgM阳性是新近感染EBV的标志;EA-IgG一过性升高是近期感染或EBV复制活跃的标志。血清中高浓度EBV-DNA提示存在病毒血症。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