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敏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诊前须知

幽门螺杆菌感染

发表者:王忠敏 人已读

幽门螺杆菌(H.pylori,简称Hp),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唯一一种能够生存在人的胃部的细菌,且人是唯一已知的自然宿主。1982年Warren JR和Barry Marshall经过37次培养实验终于成功的从人类胃黏膜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其主要寄生在人的胃窦近幽门部,其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T0/IARC)将Hp定为I类致癌原,78%的胃癌归因于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相比起成人,Hp更“偏爱”低龄儿童,某些发展中国家儿童期感染率已超过80%。 我国感染Hp的儿童中,10岁以下被感染者占40-60%,且每年以3%-10%的幅度急剧增加;10岁以上感染者,每年以0.5%-1%的幅度缓慢增加;


1.幽门螺杆菌会不会传染?

幽门螺杆菌是传染性疾病,其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即口口途径、胃口途径和粪口途径。口口途径:比如吃被幽门螺杆菌污染的水或者食物,以及聚餐的时候大家互相夹菜,没有使用公筷,都有可能导致感染。胃口途径:比如胃内食物反流到口腔可导致感染。粪口途径:即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人,排出的大便内含有幽门螺杆菌,如果接触其大便,或者病人没有洗手,接触后都有可能通过粪口途径传染。

2.那些儿童应该进行HP检测?

根据中国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以下儿童有检测 HP 的指征:1)消化性溃疡;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3)慢性胃炎;4)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患儿;50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的缺铁性贫血;6)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而《2017 ESPGHAN/NASPGHAN 指南:儿童和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管理》补充提到,对于要寻找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因的患儿,可用非侵入性的方法检测 HP。另外,还指出了以下患儿不推荐检测 HP:功能性腹痛患儿;初始缺铁性贫血患儿病因的寻找;因身高不足就诊的患儿。

3.那些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手段对儿童适用?

常见的成人检测方法都可在儿童上使用:胃黏膜组织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胃黏膜 HP 培养及核酸检测等)、尿素呼气试验、粪便 HP 抗原检测、血清 HP 抗体检测。

其中特别指出:13C 尿素呼气试验无放射性,适用于儿童;血清 HP 抗体检测不用于现症感染诊断,可用于流行病调查。

4.儿童Hp感染根除治疗的适应证

这几类人必须根除

患有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早期胃癌术后患者;胃MALT淋巴瘤患者;慢性胃炎(伴黏膜萎缩或糜烂)患者。

这几类人可以考虑根除

有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的人;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的人;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有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的人;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的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人;还有就是如果你强烈要求根除我,医生也会遵从你的意愿。反正你们没事就吃抗生素,对可以锻炼出我们的耐药性!

5.儿童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如何治疗呢?

一线方案,在克拉霉素耐药率低(<20%)的地区,可采取(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10 或 14 天;青霉素过敏则换用甲硝唑或替硝唑;在克拉霉素耐药率高的地区,可用含铋剂的三联疗法(甲硝唑+阿莫西林+铋剂),

二线方案:一线方案治疗失败可用,PPI+甲硝唑(或替硝唑)+阿莫西林+铋剂,或伴同疗法(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10 或 14 天

6.如何减少HP的感染机会呢?

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冷食品要洗干净才能吃;集体用餐时最好用分餐制,给人夹菜用公筷;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要给他准备专门的碗筷;成人不要用嘴去触碰婴儿的奶瓶、勺子,更不要嚼碎了东西喂孩子。


本文是王忠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