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久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烂脚”的病有好多种,我们怎么区分呢?

发表者:杨永久 人已读

“烂脚”的病有好多种,我们怎么区分呢?

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老”“疼”“瘸”;多见于中老年人,大、中动脉常受累,管腔广泛不规则狭窄或闭塞,引起下肢缺血症状。出现疼痛、跛行等症状早,治疗效果要好于糖尿病足。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小”“凉”“麻”,男性青壮年多见,累及中、小动脉,常伴游走性浅静脉炎,肢体特别是足趾发凉、怕冷、麻木和感觉异常是常见的早期症状。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肿”“热”“红”,病侧下肢肿胀,皮温升高、皮色变红,主要是静脉淤血后造成的肢体改变,很少合并肢体坏死。

糖尿病足的严重程度如何分级?:

1631622262473538.png

常采取的措施:0期:多需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纠正其它并发症;1期:注意换药,抗感染;2期:消肿、充分的引流减压伤口;3期:伤口局部适当扩大创面,使伤口处于较低水平有利于脓液流出,必要时暴露伤口;4期:开通闭塞或狭窄的血管,适当的清理伤口。加强换药;5期:截肢并注意对侧肢体改变。

在国外,所有的非外伤性低位截肢手术中,糖尿病患者占40%~60%;在糖尿病相关的低位远端截肢中,有85%发生在足部溃疡后。由此可见只有深刻的认识这种病,才能做到早期发现病变并及时就医。众多的糖尿病足患者的悲剧并不是由于意外的伤害,通常是由于忽视和漠不关心造成的,结果延误了早期发现问题并治疗。其实绝大部分糖尿病足是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而好转、甚至治愈的,即使脚趾和足部有坏死变黑,也可以通过积极的介入及药物治疗来恢复,避免截肢给患者造成的巨大伤害。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准确分级,不但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极大地减少相关的医疗支出,具有重要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本文是杨永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