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恒
副主任医师
盛京医院
神经外科
什么是脑动静脉畸形?
773人已读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颅内动脉与静脉直接相通,形成动静脉之间的短路,进而导致脑血流动力学的紊乱一种先天性脑变异性疾病。动静脉畸形病理结构由异常扩张的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动脉化”增粗的引流动脉组成。脑动静脉畸形的病因尚不明确,据推测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并有家族遗传倾向。脑动静脉畸形Spetzler-Martin分级系统根据形态大小、畸形血管团的位置、静脉引流方式不同分为I-V级。脑动静脉畸形好发于青少年(平均诊断年龄22岁),女性多于男性。根据脑动静脉畸形是否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不同,未出血的AVM患者多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或者无临床症状。出血的AVM患者可表现为剧烈头痛、卒中、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偏瘫、甚至脑疝死亡。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手段包括头部CT/CT动脉血管成像(CTA)、MRI/MRI血管成像(MRA)和脑动脉造影(DSA),其中DSA是诊断脑动静脉畸形的金标准。降低患者再出血风险,尽可能消除动静脉之间的短路,恢复正常血流动力学是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包括开颅手术切除、血管内介入栓塞、和伽马刀放射治疗。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