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坤坤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血糖?应该多久检查一次眼底?

发表者:郑坤坤 人已读

目前全世界每11个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中国糖尿病患者超过1.1亿。

糖尿病会引起非常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引起视力下降。控制血糖稳定,是糖尿病患者的重中之重。

今天就看见了一位因为糖尿病导致双眼失明的中年人,双眼无光感对一个壮年男性来说是多么令人感到恐惧与无力的事情。令人感到惋惜,这都是没有及时治疗导致的失明。(当然这种特别严重的人还是少数,大部分人经过及时治疗还是保住了一个不错的视力)

还清晰的记得我管床的第一个糖尿病患者,是一位维吾尔族大叔,因为糖尿病导致双眼视力严重下降、肾衰竭,初期还只是在眼科和内分泌科治疗,后期就发展为在肾病科透析,透析完了再去眼科治眼睛,眼科治完了再去内分泌科控制血糖,一个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一、血糖的管理

首先,糖尿病患者最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来说就是控制血糖,都知道“管住嘴、迈开腿”这六个字,血糖究竟控制到多少合适呢?血糖越低越好吗?

正常人的血糖值为3.9至6.1mmol/L,餐后应该保持在血糖7.8以下,这是正常的血糖标准;对于糖尿病患者,一般情况下良好的血糖,则应当维持在10以内,糖尿病患病时间长的人可适当放宽一下,例如餐后血糖控制在11以下。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在餐后,一定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血糖变化,并且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适当运动,及时调整药物用量。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非常关键,同时对于胰岛功能的适当恢复也有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资料统计显示,血糖波动范围越小,后期发生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全身糖尿病性并发症的几率也要会低很多。控制血糖,控制饮食是第一步。

膳食多样化、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合理控制总热量,避免不规律进食、暴饮暴食。多食用粗纤维食物,如谷物、麦片等,避免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稀饭等。

· 主食定量最简单的办法是一餐一拳头大小的米饭。

· 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颜色种类要多样。

· 常吃鱼、禽,蛋类和猪肉(瘦肉)类适量,限制加工的肉类、不要吃肥肉。

· 奶类、豆类每天都应适当进食,加餐要合理选择。加餐一般建议糖尿病人选择奶类、坚果类或者水果类。

· 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饮酒会引起血糖大幅度波动)。

· 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建议先吃蔬菜,后吃主食。

血糖越低越好吗?答案是否定的。

低血糖的危害大于高血糖。身体的血糖值如果出现过度的低下,容易使患者出现脑血管和心脏供氧不足,会使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和面色苍白,严重时,大脑缺乏糖供应能量会导致严重的神经损伤甚至死亡。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常会推波助澜,所以要经常内科综合调控血糖、血压、血脂。同时,患者应戒烟、限酒、适当运动等有益血管健康的行为都有利于预防视网膜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

二、糖尿病患者应该多久检查一次眼底呢?

在眼科门诊经常见到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导致眼底病变,来医院检查时就发现眼底病变已经非常重,视力非常差,最终患者经过治疗后视力稍改善,或者随着病情进展,视力越来越差,为这些患者深感惋惜。

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也就是说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发生几率几乎是100%,所以及时眼底检查及控制病情进展非常重要。

mmexport1625322462613.png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严重者可最终致盲,是目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如黄斑水肿和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前膜和黄斑牵拉等都会引起低视力和盲。DR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延缓其进展至关重要,可使绝大多数患者保存有用的视力。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寿命的提高,DR也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如何降低DR致盲率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糖尿病,除了积极控制血糖外还有到眼科门诊了解眼底情况,建立档案,定期复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一般在糖尿病早期,患者可以每一年做一次眼底检查。如果已经开始有病变,就要每6个月复查一次。要是已经出现严重的病变,如眼底出血、视力下降等眼部疾病,就要每1-3个月复查一次,以免延误治疗。一些糖尿病患者如果有视觉症状,诸如眼前有黑的“漂浮物”,“蝌蚪”,“蚊子”或“蜘蛛网”等,应及时检查眼底。

一旦出现了重度非增殖期病变,就要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控制眼底病情,一旦眼底出现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眼底病变,就要遵医生医嘱进行药物、激光光凝、手术等方法治疗。

mmexport1625322470177.png


本文章为郑医生根据教材、文献及个人经验撰写,如有问题欢迎指正,若感觉内容对您有用,麻烦您用发财的小手给文章点个赞!

本文是郑坤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