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生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奇妙的人体第六感觉-前庭内感受器!

发表者:陈太生 人已读

上帝造物主对人体的设计可谓精确、实用而科学,其中感觉器官的设计、搭配和组装更是绝妙。所谓感觉器官就是机体进行内外信息交互的媒介,又名感受器,分为内感受器和外感受器两类。

人们最熟悉是外感受器,这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五官-眼耳鼻舌身。由于这些外感受器需要与体外被感受因素(称刺激因子)直接接触才能产生相应的感觉,几乎全部被设计在我们的体表(视觉、痛温觉等)或与外界相通的体腔(耳道、鼻腔、口腔),看得见、摸得着且位于活动度最大、位置最高的头部,以便更直接、方便、灵活地进行体内外的信息交互。此外,人体还有一个不为大家熟悉又有别于其他五官,看不见、摸不着,不需要与外界直接接触即可产生感觉的器官,被称之为内感受器,这就是内耳-前庭。

耳朵由外及里分为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中耳腔和听骨链)和内耳,内耳又由耳蜗和前庭两部分组成。前庭与耳蜗宛如一对孪生兄妹一起位居我们的颅骨内,耳蜗司听觉、前庭则负责位置平衡觉。前庭分别由三个互相垂直呈半圆形小管(学名为半规管)和含有两个耳石囊的前庭池组成,感受我们人体的三维旋转、直线运动刺激和静态的空间位置,是人体的平衡和空间定向器官。其中空间定向又包含了身体位置定向和视觉定向两部分,而后者又好似导弹的制导系统,能够使我们的眼睛在快速运动时始终稳定地盯住视觉目标。前庭感受器最突出的功能特点就是即使闭眼或被蒙住双眼、无需任何接触或触摸,人体同样能够感受体验到自身的空间位置和状态。有别于其它长在身体外部的五官,前庭感受器长在我们的颅骨内,又不需要与外界发生直接接触即可发挥其功能,所以前庭感受器被称为人体的内感受器,又被称之为人体的第六感觉。

前庭和耳蜗同属内耳器官,因此内耳病损不仅仅是耳聋耳鸣等耳蜗症状,还常常伴有眩晕、视物旋转及平衡失调的前庭损伤症状,这两类症状或同时、或先后出现,尤其是眩晕这一个更令人恐惧的症状,也会给人们健康带来很大风险。因此,当我们出现耳聋耳鸣症状时,除了积极的治疗外,还要注意可能会随时出现的眩晕症,防聋还要防晕。此外,当仅仅出现单一的眩晕症状时,也不要忘了到耳科看看。

本文是陈太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