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国帅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大咖谈CBT(认知行为治疗)

发表者:罗国帅 人已读

大咖谈CBT(认知行为治疗)

非常有幸聆听,在2021.06.16晚上,由京东互联网医疗举办的一场线上会议,主题是“大咖谈CBT“。分为三个小的主题:1.如何学好和用好CBT。2.如何运用互联网开展心理咨询和督导。3.互联网督导课程介绍。

讨论1:如何学好和用好CBT?

方新(北大):CBT与催眠的结合。

美国式CBT是三个层次/三角关系:认知-情绪-行为。

中国式CBT(方新、张宁、张纯)是德国式的CBT,四个层次:认知-情绪-行为-躯体。(这在CBT中德班里有介绍,这里让我想起徐勇讲的“五因素模型“,当然还有布莱克曼教授所讲的”五角星“)

人的一生都在催眠,催眠分为几个层次:认知层次,价值观层次。先是催眠人的一般概念,然后催眠让人产生了认知,最后通过催眠让人产生价值观。(这里有点像催眠让人产生:自动思维,生活规则/中间信念,核心信念)。方新举例子是“珠穆朗玛峰多高?“”8848“。

方新认为,治疗过程是先催眠,舒缓情绪,再改变行为、认知。她的意思是,催眠状态下更容易对防御进行工作,绕过阻抗进行认知干预工作。(这里可以看出来CBT和精神分析的结合。当然了,催眠就是经典的精神分析技术,所以催眠+CBT算是一种整合)

治疗过程是:宣泄情绪-处理躯体反应(生理脱敏)-认知调整。(这也就是一个“先皮层下,再皮层上“的治疗流程)

推荐的书:《临床催眠实用教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张岚(四川华西,CBT副主任委员):好的长程培训是基础,实践+辅导。四个过程:实践-督导-再培训-再实践。(哲学上所讲的: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祝卓宏(中科院心理所,ACT学组组长):一定要实践。ACT治疗一定要实践。用在自己的生活中,用在自己的关系中。用比学更重要。DBT、ACT的创始人都以身试法,大获成功。

推荐书籍:《认知治疗基础与进阶》,两本书。《ACT,就是这么简单》。

学好CBT的基础,长程的个人学习,个人分析,个人督导,团体督导。过程是:学习-实践-反思-督导。

方新:多学,多用,多学习德式CBT,多用四个层面分析自己,经常裂解自己,比如从分析以前瞧不上的行为的功能入手。比如分析一下沉默的功能。方新老师简略讲解了沉默的具体功能。

讨论2:如何运用互联网开展心理咨询和督导?

张岚:互联网医疗迅猛发展,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一部分不愿意去医院的来访者愿意互联网心理咨询。疫情也给线上咨询带了机遇,互联网心理咨询开始兴起。也有一些挑战:保密与隐私。

王振(上海精神卫生中心,CSP-CBT协作组副组长):野蛮发展到规范化发展。未来:AI技术,全息投影技术,一定会让互联网心理咨询更加广泛。

祝卓宏:优势:方便。挑战;保密。CBT需要有规范化的指导语,互联网咨询可以很好地使用这些规范化的指导语。

网络督导也兴起了。可以方便成千上万的咨询师。但一定要保护好来访者的隐私,也要保护好个案提供者的隐私和尊严。否则,过多的聚焦于咨询师的个人技术或与来访的关系上,将让咨询师感到无力感。

督导时,一定要:1.关注咨询师做的好的方面,并给予咨询师赋能。2.只提客观问题(不要涉及主观想象或评价)。

刘兴华(北大,正念组组长):病人、来访者太多了,咨询师太少了。等到咨询师都培养起来了,仍然还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才有机会实践。所以病人们需要有机会进行自助的干预,学习自助的课程。未来需要网络自助干预/课程,与专业求助结合起来。

王纯(南脑,心协CBT专委DBT组长):辨证行为的平衡之美。

李占江(北京安定医院,CSP-CBT协作组组长,CPA-CBT主任委员):不仅疫情让心理咨询、督导放到网上来了,疫情过后,心理咨询、督导仍会放到互联网上。互联网心理咨询和督导是一个大的趋势。

张宁(南脑,CSP-CBT协作组前任组长,CPA-CBT前任主任委员):心理咨询方兴未艾,督导特别重要。

讨论3:互联网心理咨询督导课程——没听。

上午9时52分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九日星期六,结合笔记和回忆


本文是罗国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