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中国人易发鼻咽癌?多留个心眼总没错
鼻咽癌的认知常识
鼻咽癌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南部地区(包括中国香港)很流行,世界上约 80%的鼻咽癌发生在我国,而在美国和西欧很罕见。
鼻咽癌发病从几岁的儿童到80、90岁的老年人都可能出现。
鼻咽癌发生于鼻部与咽部交汇的地方,也就是鼻子的后方,咽部的顶端,这个部位是一个死角地带,因此不容易被发现的。
鼻咽癌的症状很容易被误以为是感冒而忽略,不明原因的颈部淋巴节肿大、鼻出血、痰中带血丝、耳鸣、耳塞、重听、鼻塞或头痛等是重要讯息。
但癌细胞得不到治理,它就会被破坏周围组织及扩散至其他器官去,破坏了器官的功能,最后足以致命。当癌症由原来位置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时,这叫做继发性癌症或转移性癌症。

主要病因与危险因素
EB病毒的感染。大量证据支持EB病毒作为鼻咽癌发病机制中主要病原体的作用。鼻咽癌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已被用于开发早期诊断鼻咽癌的无创检测及预测治疗效果。
大量摄入腌制食品,如广东地区的咸鱼、腌制的泡菜。这些食物在加热过程中释放的亚硝胺会导致鼻咽癌的高发病率。
吸烟也与鼻咽癌有关。
遗传因素会影响鼻咽癌的风险。研究表明,具有鼻咽癌一级亲属时,发生鼻咽癌的风险增加至7倍。
鼻咽癌的临床表现:
1. 最常见为鼻涕中带血;
2. 颈部包块,发生率高达80%-90%,为鼻咽癌发生的颈部淋巴结转移;
3. 单侧分泌性中耳炎,表现为中耳积液,听力下降,耳闷,耳鸣,非常容易漏诊鼻咽癌;
4. 颅神经受累引起的头痛、面部麻木和视物重影。
上述四大症状很少同时出现,但是每一种在鼻咽癌都很常见。
疑似患者应做的检查 ~
鼻咽癌的检查目前主要有鼻镜、活检、血清检测、影像学等几种手段,可以较精确地对鼻咽癌的进行诊断。如果患者怀疑有鼻咽癌,应及时到医院接受鼻咽癌的检查,尽早确诊,方便治疗。
鼻咽癌的早期筛查包括抽血检测EB病毒抗体和EB病毒DNA,如果筛查EB病毒抗体或DNA阳性,需要做电子鼻咽镜或核磁共振检查,明确有无鼻咽癌。
鼻咽癌的治疗包括初次治疗和复发后治疗两方面。初次治疗主要为放疗和化疗,5年临床治愈率高达85%~90%,但是仍有10%患者复发。复发鼻咽癌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再放疗,但是再放疗存在肿瘤放疗抵抗和放疗性骨坏死等严重并发症而受到限制,所以挽救性手术是复发鼻咽癌至关重要的治疗手段。
本文是何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