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单纯性苔藓
慢性单纯性苔藓即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本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神经精神因素有关。主要诱因有神经精神因素(如性情急躁、思虑过度、紧张、忧郁、劳累、睡眠不佳等)、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饮食(如饮酒、进食辛辣食物和鱼虾等)、局部刺激(如硬质衣领、毛织品、化学物质、感染病灶、汗水浸渍等)。病程中形成的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是造成本病发展并导致皮肤苔藓样变的主要原因。
【诊 断】
1.症状
本病多累及中青年,老人及儿童少见。好发于颈项、上眼睑处,也常发生于腕部、肘窝、股、腰骶部、踝部、女阴、阴囊和肛周区等部位,多局限于一处或两侧对称分布。自觉阵发性瘙痒,常于局部刺激、精神烦躁时加剧,夜间明显;皮损及其周围常见抓痕或血痂,也可因外用药不当而产生接触性皮炎或者继发感染。本病病程慢性,常年不愈或反复发作,一般为夏重冬轻。
2.体征
基本皮损为针头至米粒大小的多角形扁平丘疹,淡红、淡褐色或正常肤色,质地较为坚实而有光泽,表面可覆有糠秕状菲薄鳞屑,久之皮损渐融合扩大,形成苔藓样变,直径可达2~6cm或更大,中央皮损较大且明显,边缘仍可见散在的扁平丘疹,境界清楚(见图1、图2、图3)。

图1:慢性单纯性苔藓
(表现为:颈后密集米粒大小淡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质地坚实有光泽,呈苔藓样变)

图2:慢性单纯性苔藓
(表现为:双肘关节伸侧对称分布局限性丘疹,苔藓化)

图3:慢性单纯性苔藓
(表现为:眼睑部苔藓样变)
3.辅助检查
本病根据典型临床表现易诊断,无需辅助检查。
4.鉴别诊断
(1)慢性湿疹: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疹演变而来,无一定好发部位,病程中有渗出倾向。苔藓样变不显著,但浸润肥厚则较慢性单纯性苔藓明显,边界也多不清楚。
(2)瘙痒症:无原发损害,瘙痒,常见抓痕,患病时久始出现苔藓化。
(3)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常见于小腿伸侧,皮疹呈高粱至绿豆大小圆形丘疹,密集成片而不融合,或呈念珠状排列。皮内注射1.5%刚果红溶液试验阳性,组织病理有特异性。
(4)特应性皮炎:青年人及成人期特应性皮炎呈泛发的多数和苔藓样斑片,类似播散性慢性单纯性苔藓。特应性皮炎为遗传过敏性疾病。患者及其家族中常有哮喘、过敏性皮炎、枯草热或荨麻疹等病史。患者幼儿期常有婴儿湿疹史,血清IgE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常增高,皮肤划痕试验及对乙酰胆碱呈迟发苍白反应。
(5)扁平苔藓: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有Wickham纹。组织病理变化有特异性。
【治 疗】
1.外用药物治疗
应根据皮损类型、部位及发病季节不同,合理选用药物种类(止痒剂、焦油类或糖皮质激素)和剂型。苔藓样变明显者可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封包治疗,皮损增厚且范围较小者可予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
2.内用药物治疗
瘙痒剧烈或外用药效果欠佳者可用抗组胺药,如不能控制可于晚饭后或睡前加用镇静安眠类药物(如地西泮或多虑平等),严重者可用普鲁卡因静脉封闭。
【预 防】
避免各种刺激,可辅以心理治疗,以打断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