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肝癌——乙肝病毒感染如何监测
赖力英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肝病科
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一定要监测病情变化。
上周星期五门诊坐诊的时候,我先后碰到二个患者,一个是20岁出头的女性,从小感染乙肝,医生告诉她不需要服药,之后10多年未到正规医院就诊过,今年6月即将大学毕业。因为腹部间歇性胀痛并在上腹部摸到包块40天就诊,CT发现肝硬化,而且肝内肿块直径已达10余厘米。另一个是38岁的男性,发现乙肝阳性10余年,当时医生说不需要服药,然后也未进行复诊,这一次因为腹部胀痛10天来医院,影像检查发现明显的肝硬化,而且肝脏内有大小不等的肿块5个。尽管这二个病例都马上开始了抗乙肝病毒治疗,但是挽救已经达到了比较难治疗程度的肝癌,是非常困难的。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我国发病率与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它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和生命。目前,我国肝癌的五年总生存率仅为百分之12.1左右,因此,预防并早期发现肝癌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引起肝癌的原因主要是肝炎病毒感染(尤其是乙肝病毒)、多种毒素的影响,比如黄曲霉毒素、蓝藻毒素等,还有其他多种可干预的个体行为方式如吸烟、饮酒,以及可干预的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与肝癌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大约85%的肝细胞肝癌患者携带HBV感染标志物,所以HBV感染与肝细胞癌密切相关,比如上面提到的这二个病例,就是长期感染乙肝病毒后,发生肝硬化,最终导致发生了肝癌。
乙肝病毒感染的途径主要包括经过输血或血制品传播,通过母婴途径垂直传播,儿童和成人可以通过破损皮肤、黏膜和性接触等某些意外暴露导致水平传播。我国大部分患者是在围生期或者婴幼儿时期感染的,感染以后慢性化的风险达90%,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肝硬化年发生率是2%-10%,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发生率是3%-6%。所以,乙肝病毒感染需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肝炎活动和肝硬化,防止发生肝癌。
那么,乙肝病毒感染者如何进行监测呢?
一般来说,发现乙肝病毒标志物有阳性之后,应该第一时间到感染科专科就诊,进行全面检查,项目主要包括乙肝六项定量、HBVDNA定量、肝肾功能、血常规、甲胎蛋白、肝脏B超、肝脏硬度瞬时弹性检测。根据这些检查结果综合评估乙肝病毒感染的状态和肝脏病变的程度,必要时需要加做肝脏穿刺病理检查以便确诊。
如果第一次全面检查后医生告知您问题不大,不需要服药,那说明当时的感染还没有导致肝脏明显的病变,但是,千万不要忘记了以后还一定要定期复查,半年左右1次,或者遵照医嘱进行复查。文章前面提到的二个患者,都是在初次就诊检查发现问题不大之后,10多年之内没有进行专科复查,从而没有能够尽早发现肝硬化,直至发生了晚期肝癌,错过了治疗良机。
另外,建议乙肝阳性患者的亲属都检查一下乙肝六项,如果检查结果是阳性,也需要到感染科专科就诊,如果检查结果是阴性,就需要去进行乙肝疫苗的注射,以便在将来接触到乙肝病毒的时候能够抵抗可能发生的感染。
总之,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应该定期到感染专科进行复查,请专科医生进行综合评定,争取尽早发现病情变化,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
本文是赖力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