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刘鸿程 人已读
纵隔是位于两侧纵隔胸膜之间,胸骨之后,脊柱胸段之前的一个间隙。纵隔内的器官和组织较多,如胸腺、心脏、食管、气管等,所以纵隔内可发生各种各样的肿瘤和囊肿,尤其胸腺瘤好发。
纵隔肿瘤是纵隔内的若干种肿瘤的统称,是临床胸部常见疾病。纵隔肿瘤种类繁多,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前纵隔肿瘤、中纵隔肿瘤和后纵隔肿瘤。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肿瘤和继发性肿瘤。原发性纵隔肿瘤包括位于纵隔内各种组织结构所产生的肿瘤和囊肿,但不包括从食管、气管、支气管和心脏所产生的肿瘤,以良性居多。继发性肿瘤较为常见,是身体其他部位肿瘤转移所致,多数为淋巴结的转移。
纵隔这个位置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有些陌生,纵隔肿瘤又较为“隐蔽”和“狡猾”,因此患者的症状一般与肿瘤的良恶性、部位、大小等有关。当纵隔出现良性肿瘤时,由于肿瘤生长缓慢,早期肿瘤较小时患者一般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多在体检或其他检查时偶然发现。当纵隔出现恶性肿瘤时,由于其浸润性高,进展速度快,故肿瘤较小时即可能出现症状,当肿瘤较大压迫或刺激周围组织器官时,可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相应症状。晚期还可表现为全身消耗症状如明显消瘦、面容枯槁等。此外,还可出现一些与肿瘤性质相关的特异性症状:如随吞咽上下运动为胸骨后甲状腺肿,咳出头发样细毛或豆腐渣样皮脂为破入肺内的畸胎瘤;伴重症肌无力者为胸腺瘤等。
纵隔肿瘤又被称为悄无声息的“不定时炸弹”,随时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痛、胸闷、咳嗽及气促等症状时,建议尽早前往医院胸外科就诊,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多数纵隔肿瘤和囊肿均可经X线检查获得初步诊断,但早期常被遮挡不易发现,因此胸部CT扫描更为精细,分辨力更高,更有利于诊断,建议可做胸部CT常规检查。
一旦确诊纵隔肿瘤或囊肿后,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适于化疗及放射治疗外,绝大多数应行外科手术治疗,即使是无症状的良性纵隔肿瘤和囊肿,由于会逐渐长大,压迫临近器官,甚至出现恶变或继发感染,因此均以采取手术治疗为宜。术后可按一般胸外护理常规和麻醉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病情稳定后给予半卧位。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勿过饱。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者吸氧。有纵隔引流者连接胸腔引流瓶,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和量,必要时可用负压吸引以利引流。作正中切口者,应注意引流通畅,以及有无血肿压迫引起的呼吸困难和颈静脉曲张。鼓励患者术后尽早活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