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冯刚 人已读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指继发于意外损伤、医源性损伤或全身性疾病之后出现的以严重顽固性、多变性疼痛,营养不良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正常人群发生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极小;创伤后发生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的患者,各家报道不一,一般在4%~8%。神经损伤后较其他组织损伤更易发生烧灼痛(CRPSⅡ型),发病率为1%~15%,这依神经损伤程度而定;有观察显示,神经损伤患者中有20%出现短暂的烧灼痛症状,12 天后仍有2%症状持续;另有报道显示,有臂丛、正中、尺、坐骨及胫神经损伤者,8.2%的患者有持久的Ⅱ型症状。在分布上,成年人趋向于上肢,而Ⅱ型病变2/3 位于上肢;儿童患者出现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几率较低;年龄上以40~60 岁之间居多;男女发病率一般认为女性居多,这可能与心理状态有关。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包含了两类典型的交感神经性疼痛疾病,即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和灼性神经痛,即CRPSⅠ型和CRPSⅡ型。Ⅰ型是与传统描述RSD 症状相一致的症状群,即神经调节异常(血管舒缩泌汗功能紊乱),感觉过敏或迟钝,组织营养不良。
Ⅱ型尤指烧灼痛,此类型特指交感依赖性持续痛(SMP),应与交感非依赖性持续痛,即独立痛(SIP)相区别。因为后者是神经损伤本身的疼痛,不属于复杂性区域痛综合征(CRPS) 范畴。
1.疼痛:大多数病人因机械性、温热性、精神性、情感性刺激而诱发,此类疼痛包括自发痛、痛觉超敏及痛觉过敏等神经源性疼痛。有的病例在损伤后3~6个月甚至更久,仍可表现有顽固性疼痛,并向周围扩散。
2.营养障碍:在损伤部位及其周围组织,往往伴随有血管运动神经功能的障碍,出现浮肿。有时尽管浮肿并不明显,但常常主诉有肿胀感。皮肤开始发汗,多表现为湿润、潮红。皮肤温度可高可低不定,后期皮温呈下降趋势,表现为缺血性变化。随着疾病的进行性发展,毛发、指甲的生长速度由加快转为减慢,并逐渐出现皮肤菲薄、指甲卷曲失去光泽。
3.运动功能:早期即可出现握力下降和精巧运动功能降低。由于运动范围的减小,肌肉废用性萎缩而致关节变得僵硬。患者常在病程6个月以后,因皮下组织萎缩,皮肤变薄光亮,受影响的皮肤出汗增加或减少。若肌筋膜肥厚,还可导致关节挛缩、骨质疏松。X线检查可有骨质疏松表现。
诊断标准
①有较久的或近期损伤史、疾病史。
②持续性烧灼样疼痛,有神经源性疼痛表现。
③有血管及发汗功能障碍,营养性改变如肌肉萎缩,肢体水肿或脱水,对寒冷等刺激过度敏感。
④诊断性交感神经阻滞试验多为阳性。
治疗方法
复杂性区域痛综合征(CRPS)治疗一旦被诊断,应尽可能地及早寻求减轻疼痛的方法,同时积极开展康复治疗。
1.预防性治疗:受伤早期对创面的完善处理和充分的镇痛是很重要的。即把疼痛完善地控制在急性期,阻止其向慢性化方向发展,同时结合精神方面的治疗,一般认为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2.经皮电刺激(TENS):经皮电刺激是通过激活内源性阿片肽而镇痛,也可刺激疼痛部位的粗纤维神经,改变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冲动,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3.药物治疗:
①抗忧郁药:常用的有阿密替林、丙密嗪、多虑平、麦普替林等三(四)环类抗忧郁药。
②抗痉挛药:代表性的药物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对神经电击样的疼痛有效。国外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加巴喷丁,可明显缓解糖尿病或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
③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神经妥乐平、前列腺素制剂、激素、吗啡类药物等。
4.神经阻滞治疗:以交感神经阻滞为主。
常用的神经阻滞有:SGB、胸交感神经阻滞、腰交感神经阻滞、静脉内局部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临床上所行的交感神经阻滞,主要通过阻断其介导的疼痛,扩张其支配区域的血管等来发挥作用。
5.当局麻药阻滞后,疼痛症状未见改善或只是临时改善时,要考虑使用神经破坏性药物,进行神经毁损术或交感神经切除术。
6.以上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脊髓电刺激或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