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发表者:梁天蔚 人已读
•2005年,APROP (Aggressive Posteri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这个术语作为ROP的一个特殊形式被创造提出是R-ICROP(revisited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的一部分,“一次就诊即可诊断,不需要随时间推移进行评估”。
临床特点:发生在后极部,通常位于I 区或者Ⅱ区后部,进展迅速、常累及4个象限,病变平坦,嵴可不明显,血管短路不仅发生于视网膜有血管和无血管交界处,也可发生于视网膜内;病变可不按典型的1至3期的发展规律进展,严重的“附加病变”,迅速进展至视网膜脱离,虹膜可有新生血管,瞳孔散不大,常发生在极低体重的早产儿。
因此:APROP:早发现、早治疗、勤复查
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 2014年)
1.出生孕周和出生体重的筛查标准:(1)对出生体重<2000g,或出生孕周<32周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进行眼底病变筛查,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2)对患有严重疾病或有明确较长时间吸氧史,儿科医师认为比较高危的患者可适当扩大筛查范围。
2.筛查起始时间:首次检查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l ~32周开始。
3.干预时间:确诊阈值病变或1型阈值前病变后,应尽可能在72 h内接受治疗,无治疗条件要迅速转诊。
4.筛查间隔期:( 1) I 区无ROP,1期或2期ROP每周检查1次;( 2) I 区退行ROP,可以1—2周检查1次;( 3) Ⅱ区2期或3期病变,可以每周检查1次;(4) Ⅱ区1期病变,可以1~2周检查1次;( 5)Ⅱ区1期或无ROP,或Ⅲ区1期、2期,可以2—3周随诊。
5.终止检查的条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终止随诊:( 1) 视网膜血管化(鼻侧已达锯齿缘,颞侧距锯齿缘1个视乳头直径);( 2)矫正胎龄45周,无阈值前病变或阈值病变,视网膜血管已发育到Ⅲ区;( 3) 视网膜病变退行。
APROP典型图片,来自Andrés Kychenthal B. • Paola Dorta S.Editors的书《Retinopathyof PrematurityCurrent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本文是梁天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