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迅 三甲
王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胸外科

化疗相关骨髓抑制的治疗

2708人已读

骨髓是重要的造血器官,为人提供正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血液中的重要细胞成分。而全身化疗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对于骨髓功能的抑制!出现的相关药物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贫血等,而导致的临床问题分别为:重症感染凝血功能障碍贫血症状(呼吸困难、乏力)等。如若骨髓抑制的程度较为剧烈,有影响化疗治疗进度、出现严重临床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可能!因此,我们对于化疗相关骨髓抑制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出现化疗相关的骨髓抑制时,也要给与积极、规范的治疗!

化疗对于血细胞的影响通常在7-10天达到最低点因此,我们建议患者在化疗后的714要进行血常规和生化(肝肾功能)的检查。以发现、监测化疗对于骨髓的抑制情况(出现一种或多种血细胞的抑制即可以诊断为骨髓抑制)。对于部分患者,我们需要采取预防性治疗性的升白细胞(或升血小板)治疗。表-1显示的是化疗相关骨髓抑制的临床分级,我们对于0-I级的患者不需要给与治疗。但是,对于2级以上的患者,我们需要给与适当的重视和治疗干预。

对于中性粒细胞<2.0*109/L的患者,可以诊断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其中,0-II为轻度,III为中度,IV为重度。而当中性粒细胞<0.5*109/L且出现体温>38.1℃时,则可以诊断粒细胞缺乏性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FN在化疗患者中的发生率大概为30%,出现FN不仅严重影响化疗治疗,同时具有7-11%的死亡率。因此,对于粒细胞缺乏性发热更要足够的重视。

image.png

目前国内外给出的治疗指南建议:对于高危患者(FN发生几率>20%的患者),必须使用升白细胞治疗。对于中危患者(FN发生率为10-20%的患者),可以推荐使用升白细胞治疗。其中的危险因素包括:化疗方案(如含有多西他赛、卡铂、多柔比星等骨髓抑制较重的化疗药物)、高龄(>65岁)、既往出现过骨髓抑制、体能状况差、肝肾功能异常等。表-2为临床常用的升白细胞治疗药物和方案:(1短效升白针:建议化疗后24-48小时开始使用,每日一次,连续3天后复查血常规,若中性粒细胞上升到5*109/L(或者白细胞上升到10.0*109/L),则可以停药;(2长效升白针:建议化疗后48小时开始使用,每个化疗周期用药1次,可以覆盖一个化疗周期。

image.png

对于肿瘤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我们建议:对于上个化疗周期发生II级以上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75*109/L),建议给与二级预防治疗。治疗药物分为两种:人血小板生成素(如特比澳)和/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如吉巨芬、巨和粒);当血小板<10*109/L,需要考虑输注血小板。

总之,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需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同时我们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患者出现上述问题,及时联系医生、及时就诊、处理,相信患者都会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王迅
王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