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学习困难,社交不良可能是多动症!
门诊多动症的孩子比较多,希望以下科普给家长个孩子们有帮助。

一,多动症的定义
多动症(hyperactivitydisorder)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起病于儿童期的常见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多和冲动,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和人际交往困难。青春期和成年后其活动过多症状减轻,但仍有明显注意缺陷,多数可持续到成人。可通过心理干预和药物等方式进行治疗。
二、主要病因
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遗传、神经系统异常、家庭成长氛围、日常生活环境等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该症状。这些因素可单独存在,也可综合致病。
三、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核磁共振(MRI)、PET、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儿童行为量表、智力测验、脑电图
四、常见症状
注意障碍、活动过多、冲动、学习困难
1、注意障碍
是本病的主要症状。
(1)听课、做作业或其他活动时注意难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或常常不断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在活动中不能注意到细节,经常因为粗心发生错误。
(2)在与成人交谈时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3)经常有意回避或不愿意从事需要较长时间持续集中精力的任务,如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这些作业或指定的其他任务。平时容易丢三落四,经常遗失玩具、学习用具或其他随身物品,忘记日常的活动安排。
3岁孩子的有意注意时间为3-5分钟
4岁 10分钟
5-6岁 10-15分钟
7-8岁 15-20 分钟
9-10岁 20-25分钟
11-12岁 25-30分钟
成年人 30分钟以上
2、活动过多和冲动,情绪不稳定
(1)经常显得很不安宁,小动作多,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安静的场合擅自离开座位,到处乱跑或攀爬,难以从事安静的活动或游戏,仿佛精力特别旺盛。
(2)在采取行动前缺乏思考、不顾及后果、凭一时兴趣行事,扰乱同伴的游戏,为此常与同伴发生打斗或纠纷。
(3)在任何场合说话特别多,在别人讲话时插嘴或打断别人的谈话,在老师的问题尚未说完时便迫不及待地抢先回答,或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候。
(4)情绪不稳定,容易过度兴奋,也容易因受挫折而情绪低沉或出现反抗和攻击性行为。
(5)要求必须立即满足,否则就哭闹、发脾气。
3、学习困难
因为注意缺陷和多动症状影响了患者在课堂上的听课效果、完成作业的速度和质量,致使学业成绩低于其智力所应该达到的水平。
4、神经和精神的发育异常
(1)精细动作、协调运动、空间位置觉等发育较差。如翻手、对指运动、系鞋带和扣纽扣都不灵便,左右分辨也困难。
(2)少数患者伴有语言发育延迟、语言表达能力差等问题。
五、诊断原则
多动症的诊断要注意排除其他精神疾病,医生会根据全面的病史、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精神检查、辅助检查的结果,若符合相应的诊断依据可做出ADHD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智力障碍、破坏性行为和反社会行为障碍、心境障碍、抽动障碍等疾病。
六、诊断依据
1、起病于童年期(12岁以前)。
2、注意障碍、活动过多和冲动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
3、在居家、教室、公共场所等两个以上场合出现明显临床表现。
4、症状对学业、人际关系、职业等社会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5、排除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疾病,症状不能用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焦虑障碍、分离障碍、人格障碍、物质过量或戒断等精神疾病所解释。
七、治疗原则
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心理治疗和干预、药物治疗的综合性方案。心理治疗包括很多方面的干预,药物也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合适的药物。
药物和心理治疗能改善注意缺陷,减轻活动过多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改善患者与同学和家长的不良关系。
1.相关药品
哌甲酯、托莫西汀、右旋苯丙胺、安非他酮、胍法辛、可乐定等。
2.心理干预:沙盘游戏治疗,认知行为,家庭治疗等。
八、一般预后
尽早进行治疗,多数患儿到少年期后症状可逐渐缓解。
九、疾病危害性
本病会导致患儿学习困难、性格冲动,部分患者病情可延续到成年,影响正常的生活与人际交往。
十、自愈性
一般不会自愈。
十一、治愈性
经正规、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多数患儿的异常表现可得到控制。
本文是周璇梓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