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根权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关于百日咳,我们需要了解什么?

发表者:印根权 人已读

关于百日咳,我们需要了解什么?

什么是百日咳?会传染吗?

真的要咳嗽100天才能好吗?

一些诊所和医院为什么对这个病容易“误诊”呢?

怎么区别感冒咳嗽与百日咳呢,它有什么特点吗?

这期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认真、仔细的认识一下百日咳这种疾病了。

1、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whooping cough)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百日咳杆菌

因为此病病程可长达3-4个月5岁以下孩子或有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儿童病程往往更长),故有百日咳之称。

百日咳传染性很强,主要由飞沫传播,虽然这个病成人也能患,但是5岁以下孩子易感性最高,百日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春夏是百日咳的高发季节。

2、百日咳一定要咳够100天才会好吗?

其实,百日咳的"百日"只是一个虚数,是因从感染初期到恢复所用时间大抵在3个月左右,故称之为百日咳。当然,在感染初期,若能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是完全可以缩短病程,早日康复的。

3、百日咳到底是怎么咳的?

初期表现为感冒症状

宝宝得百日咳的最初症状与感冒相似,低热、打喷嚏、流鼻涕伴有轻微的咳嗽。但普通感冒一周左右就能治愈,百日咳则持续较久,所以这也是百日咳初期容易漏诊的原因之一。

这里引用台湾省某儿童医院制作的对比图进行说明

百日咳的“感冒”特征:低烧等感冒症状容易退、咳嗽较长久。

随后表现为痉挛性咳嗽(最重要表现)

根据咳嗽的严重程度,临床病程可分为3期:

①卡他期

从发病开始至出现痉咳之前的这段时间,一般1-2周。感冒等其他症状逐渐消失时,咳嗽反而加重,日轻夜重,渐呈痉咳状。

②痉咳期

一般为2-4周或更久(数天至2个月以上)。

出现明显的阵发、痉挛性咳嗽,有鸡鸣样回声;痉咳特点为成串的、反复,直至咳出粘稠痰液或吐出胃内容物为止。

每次阵咳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每日可达十数次至数十次日轻夜重。阵咳时患儿往往面红耳赤;涕泪交流、面色发绀,大小便失禁

我门诊就诊的一名百日咳孩子,咳嗽很辛苦,家长很揪心

成人及年长儿童可无典型痉咳,往往仅有持续的干咳症状。

婴儿因声门狭小,痉咳时可发生呼吸暂停,并可因脑缺氧而抽搐,甚至死亡。在这个时期,更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③恢复期

一般1-2月,阵发性痉咳逐渐减少至停止,咳嗽后呕吐逐渐缓解,鸡鸣样回声也逐渐消失

但若遇到浓烟等刺激,或有呼吸道感染时,可以重复出现阵发性痉咳。因此百日咳期间,仍需要正确的护理理念三分饥和寒,四季保平安

☆重点:

百日咳的咳嗽特点:日轻夜重,痉挛性咳嗽,吸气末鸡鸣样回声。

另外需要注意区别百日咳的咳嗽和气管异物、肺门淋巴结结核等疾病导致的咳嗽,减少误诊!

小婴儿百日咳的特殊症状:发绀

新生儿和幼婴儿常无典型痉咳,年龄越小,病情越重,尤其是小年龄的宝宝在剧烈咳嗽后由于来不及吸气,或痰液堵塞,导致窒息,出现痉挛呼吸停止、脸色、嘴唇呈青紫色,出现紧急情况时,应及时行人工呼吸、吸痰、给氧等抢救措施。

4什么时候要及时就诊?

  • 感冒症状渐好转,但咳嗽久咳不愈,且“越治越重”。

  • 咳嗽声音奇怪(出现似鸡鸣样回声)。

  • 咳嗽以夜间为主,咳嗽持续时间长、程度重

  • 咳嗽时面红耳赤,常伴呕吐。

  • 出现呼吸暂停、口唇青紫等表现。

5、百日咳怎么检测?

除了观察临床表现,还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甄别:

血液检查:血常规往往显示白细胞明显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有百日咳感染证据。

6、怎么预防百日咳?

目前国内已经普及百白破三联疫苗计划免疫。

自从广泛实施百日咳菌苗免疫接种后,百日咳的发生率已经相较过去大为减少

接种自3月龄开始至12月龄,每针间隔4-6周。可维持免疫力5-10年。

对于最近6个月未接种过疫苗的7岁以下儿童与密切接触病患者给予1剂加强免疫,也可预防成人传染百日咳。

6、百日咳的治疗及护理要点

百日咳患儿需要隔离治疗(呼吸道隔离至有效抗生素治疗后5天,若没有进行抗生素治疗,呼吸道隔离至起病后21天)。具体治疗方案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患儿家庭护理注意事项:为了避免诱发咳嗽,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安静舒适,让孩子保持安定的情绪。避免一切可诱发痉咳的因素,家长不要在室内抽烟,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痉咳发生时,可采取坐位或侧卧位,新生儿或小婴儿也可以俯卧在大人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用空掌心反复自下向上拍后背帮助痰液排出。婴儿窒息常发生在夜里,因此急性期间,夜里应安排专人值守,一旦发生窒息,需要及时人工呼吸、吸痰等。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也期待你把它推荐给身边的家长

【奶爸医生印根权】一起

理性看病,科学育儿

让孩子健康成长


下期见!

本文是印根权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