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宇 三甲
李宇 主任医师
华西口腔医院 正畸科

令人焦虑的——口呼吸

2952人已读

最近接到很多“口呼吸”的咨询,这里总结了口呼吸的病因、影响、诊断及防治方法,欢迎传阅。

5_副本.jpg

“口呼吸”,顾名思义,即用嘴巴进行呼吸。正常人群通常用鼻子进行呼吸,只有在剧烈运动等急需快速、大量换气的情况下需要用口腔辅助完成呼吸运动。而口呼吸者,静息状态时口腔即参与了呼吸运动,甚至有人是完全通过口腔来进行呼吸的。

口呼吸与“颜值”的关系

口呼吸之所以越来越令人感到焦虑,是因为大家逐渐意识到,其与生长发育期儿童未来的“颜值”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口呼吸过程中,为了允许空气经口腔进入气道,舌必须位于下、前位置,此时上颌失去了舌部的正常刺激,因而出现牙弓宽度发育不足。舌体长期位于上下牙之间,导致上下前牙无法咬合(开he)。

6_副本.jpg(图示口呼吸(左)与鼻呼吸(右)时唇舌位置差异)

7_副本.jpg(图示口呼吸(左)与鼻呼吸(右)时舌体位置对牙弓宽度的影响)

8_副本.jpg(图示口呼吸舌体位置异常导致的前牙开he)

因长期未进行闭唇、上唇闭唇肌张力不足而呈现开唇露齿及有中央褶皱的过短上唇。因肌张力缺乏,上唇无法向下移动,只能通过下唇上升及紧张颏肌来完成闭唇。鼻呼吸缺乏使鼻翼张力减退,出现鼻粘膜肿胀和鼻孔狭窄。

9_副本.jpg(图示口呼吸儿童上唇闭唇肌张力不足及开唇露齿)

10_副本.jpg(图示口呼吸患者闭唇紧张)

11_副本.jpg(图示口呼吸患者鼻孔狭窄)

除此之外,口呼吸还加重了具有面部过度垂直向发育遗传因素的患者出现面部发育畸形的风险及程度,易于呈现所谓的“腺样体面容”,即上颌窄长、腭盖高拱、牙列拥挤、切牙前突、面部呈垂直生长、下颌平面角增大、下颌体长度减小、下颌角增大、颏部后缩。类似于这张经典的口呼吸患者发育变化照片。

12_副本.jpg(图示一名口呼吸男孩10岁(左1)和17岁(右2)的容貌差异)

口呼吸的全身影响

事实上,除了面容及美观的影响,口呼吸还将对全身健康造成危害。

  • 口呼吸时口腔缺乏正常的唾液润湿,易于出现唇皲裂、口干、龋病、牙周病

  • 因口呼吸时气流通过呼吸道处流速较大,易于引发打鼾及呼吸暂停症状;

  • 过量空气摄入导致睡眠时大脑神经中枢处于异常活跃状态,出现多梦、磨牙、辗转反侧等烦躁状态;

  • 长期脑部缺氧导致精神不足、多动和慢性疲劳;

13_副本.jpg(图示口呼吸患者疲劳面容)

  • 若空气经食管进入胃肠道,将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从而影响消化系统健康,且难以同时进行呼吸和咀嚼运动而导致进食困难;

  • 口呼吸患者需长期前伸下颌及前倾头位以保障足够的气流涌入,且呼吸习惯的改变直接影响呼吸肌群的正常功能。因此生长发育期长期异常口呼吸对肩颈肌群、胸廓脊椎乃至全身骨骼肌肉都可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可能导致骨骼改变及身姿体态的异常。

14_副本.jpg(图示呼吸运动与骨骼、肌肉的联系)

怎样辨别自己是否存在口呼吸

如果一个人时常张着嘴,那么ta一定是有口呼吸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里推荐一个辨别是否有口呼吸的简便方法:取一块冷却的双面镜,水平置于鼻孔与上唇之间,观察镜面雾珠形成的情况,借此判断是存在口呼吸。更精确的检测方法则需借助专业仪器“口鼻气流同步测定仪”进行。

15_副本.jpg(图示“双面镜法”检查口呼吸)


寻找口呼吸的病因

口呼吸可分为病理性和习惯性两类。

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鼻炎等鼻咽部疾病可致上气道狭窄,肥胖人群亦可因口底及咽部肌群肌 张力异常导致气道阻塞,患者被迫用口呼吸,称病理性口呼吸。研究发现,阻塞引起的口呼吸发生率达72%,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口呼吸发生率达19%。

16_副本.jpg(图示腺样体、扁桃体位置)

剩余9-10%的患者为习惯性口呼吸者。此类人群不存在鼻咽部气道阻塞,习惯性通过口腔进行呼吸。大多数习惯性口呼吸患者为病理性口呼吸的病理因素解除后未恢复正常的鼻呼吸习惯所致。

口呼吸何如进行干预

生长发育期口呼吸造成的不良影响已显而易见,成年人因生长发育停止不再会因口呼吸引起明显的颜值变化,但全身健康可能出现问题(如口干、龋病、牙周病、打鼾磨牙、消化系统疾患)。因此无论哪个年龄段,口呼吸都应该被干预。

17_副本.jpg

  • 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导致的口呼吸,通过临床结合影像学检查可以确定腺样体/扁桃体的大小和气道阻塞程度。由于腺体在10岁以后通常可进行生理性萎缩,气道阻塞超过50%的10岁以下患儿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切除肿大的腺体从而开放气道。气道阻塞不超过50%的10岁以下患儿,或10岁以后存在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的口呼吸者,应综合分析患者病理性口呼吸严重程度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多学科会诊,确定患者是否适宜接受腺体切除手术。

  • 过敏性鼻炎或慢性鼻窦炎,预防重于治疗,一旦出现鼻炎症状应及早进行对症治疗,及时解除鼻腔阻塞从而为鼻呼吸创造条件

  • 因肥胖导致的肌张力异常及口呼吸,应注意患者体重控制,健康的体重结合闭口呼吸锻炼,可有效回归正常鼻呼吸。

  • 若所有病理因素都被排除,则可判断患者为“习惯性口呼吸”。早期治疗可使用口腔前庭盾、肌功能训练器等简单的功能矫正器,强制性关闭口腔气道,迫使鼻呼吸习惯的建立。可通过不断交替进行唇肌的收缩-放松过程来恢复正常的唇肌张力;有意识上抬舌尖使其静息状态下始终位于上前牙后方的硬腭处,从而封闭气流的口腔通道,促进恢复鼻呼吸。

18_副本.jpg(图示纠正习惯性口呼吸的经典矫治器前庭盾(左)及有类似功能的其他矫治器(右))

  • 值得注意的是,如若长期的口呼吸已导致口腔面部畸形,在纠正口呼吸的同时还需进行畸形矫治。如通过功能性矫治器引导上/下颌的正常生长,通过扩弓器扩大狭窄的上牙弓,适龄进行系统化的固定/隐形矫治,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口呼吸这一环境因素对颜面部生长发育的影响。而口呼吸所导致的全身疾患,也应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治疗措施。

19_副本.jpg(图示纠正口呼吸导致的错he畸形的部分矫治器: Frankel 矫治器(左)、扩弓器(右))


主要参考文献:

《口呼吸相关儿童面型发育管理流程经验总结口腔医生版(2020 V1.0)》谭理军,等;

《儿童口呼吸的诊断与处理》曾祥龙等,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55(1): 3-8;

《基于呼吸及口周肌功能的正畸临床治疗》原著近藤悦子,主译白玉兴等,2007;

《Clinnical Success in Early OrthodonticTreatment牙he畸形的早期矫治》Antonio Patti,et al,主译周洪,2007。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微信图片_20200302234141.jpg

作者简介:

杨芸 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硕士毕业,牙周专委会会员,口腔全科医师

好大夫主页:https://yangyun2019.haodf.com/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李宇
李宇 主任医师
华西口腔医院 正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