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典型病例

当试管婴儿遇上双胎输血综合征,一场新华医院里的奇妙旅行

发表者:王波 人已读


20209月, 初秋的阳光下,林林和余欣夫妻两人陪伴刚满周岁的双胞胎儿子在公园游玩,想起两年前两人为了要个宝宝遭遇的挫折和失望, 真是一波三折、百感交集。

10多年前,林林20岁出头,皮肤白皙,身材苗条,来到上海工作,认识了高大英武的上海小伙余欣(均为化名),两人情投意合, 8年前一起走进了婚姻殿堂,安家在北外滩区域。婚后两人想有个宝宝, 但是林林一直未能怀孕。 无奈之下, 两人来到某知名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的生殖中心求助。 经过医生检查, 林林的输卵管曾经做过手术,可能是导致不孕的原因, 随后两人接受了试管婴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 不巧的是,林林接受了促排卵药物治疗,但发育成熟的卵泡数量较少,在该院取卵4次、胚胎质量不佳;先后胚胎移植三次,仅收获了一次生化妊娠。 付出的时间和钱就不说了,多次努力未果, 让林林和余欣几乎丧失信心。 “我们还能有孩子吗?”一句话成了他们心中的最痛。

余欣是一名公交公司员工,失意之时, 无意中了解到同事的爱人已经在上海新华医院生殖中心副主任医生王波治疗后顺利怀孕, 宝宝不久就要出生了。201810月,身心疲惫的林林和余欣来到了新华医院生殖中心。 了解到这对夫妇的坎坷经历,王医生很是同情, 仔细分析了他们以往的检查结果,并针对反复胚胎移植失败补充了一些检查, 发现林林虽然身材匀称, 却存在胰岛素抵抗、血同型半胱氨酸偏高等不利于怀孕的问题。林林和余欣将信将疑,决定在新华医院再次接受试管婴儿治疗。 1个多月的口服药物治疗基础上,再促排卵后,王医生为林林获取了7枚卵子。 20191月, 顺利植入两枚高质量的胚胎。夫妻俩没想到的是, 两周后验血结果提示胚胎活力很好!

胚胎移植之后6周的超声检查提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的双胎(也就是同卵双胞胎)。夫妻俩又惊又喜! 然而,孕16周的超声检查,让两人再次心生顾虑:两个宝宝一大一小,其中一胎羊水过少。新华医院产科王磊副主任医师告诉他们,这是典型的双胎输血综合征 在胎盘部位存在两个胎儿的血管吻合支,较小的胎儿向较大的胎儿供应血液和营养,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非常危险, 较小的胎儿最终会营养匮乏而停止发育。 双胎输血综合征如果不做治疗, 胎儿死亡率高达80~100% 林林无奈住院了, 在王磊医生团队的精心安排下接受了胎儿镜手术,采用激光凝固胎儿的吻合血管,最终两个宝宝能够各自独立地获取营养了!经过重重考验, 2019919日宝宝们在35周龄终于和夫妻俩见面了! 冷清的小家顿时热闹忙碌起来……一个月后, 宝宝们检查身体的日子,一家人带着两面锦旗再次来到新华医院生殖中心、产科。

如今林林和余欣互相支持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光,更加恩爱,两个宝宝健康俊秀,一家人走在路上,羡煞旁人,他们由衷感谢新华医院给小家庭带来的欢乐。求子之路有时艰难坎坷, 尽努力不放弃终将梦圆!

新华医院妇产科是一个高效运行、紧密合作的大团队, 针对不孕不育症目前开展输卵管造影、宫腹腔镜检查和手术;生殖中心开展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辅助生育技术;产科作为上海市危重孕产妇诊治中心多年来为各种合并症、并发症准妈妈的孕期健康和安全分娩保驾护航。

什么是反复胚胎种植失败?

特指不孕症患者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试管婴儿治疗过程中,移植优质胚胎 3次或3次以上至少四枚优质胚胎而未能获得临床妊娠的情况。反复种植失败是辅助生殖技术面临的挑战, 给不孕夫妇带来巨大心理压力。 造成反复胚胎种植失败的原因包括胚胎质量、母体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内分泌代谢因素、免疫因素等等。

什么是双胎输血综合征?

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是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与胎盘血管吻合有关。血液通过胎盘间的动脉-静脉吻合支、从动脉向静脉单向分流, 使一个胎儿成为供血儿, 另一个胎儿成为受血儿, 造成供血儿贫血、生长受限、肾灌注不足,羊水过少,甚至因营养不良而死亡;受血儿血容量增多、动脉压增高、各器官体积增大,可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胎儿水肿、羊水过多。此病在双胎中发生率约为5%,在单绒毛膜双胎中的发生率约为10 15%。

双胎输血综合征如果不经治疗, 胎儿死亡率高达90%以上。如果妊娠26周前确诊为TTTS 可采用胎儿镜下激光凝固胎盘吻合血管法(laser photocoagulation of placental anastomosesFLOC)治疗,胎儿存活率可以得到大大提高。 对于发现较晚的TTTS合并羊水过多,可采取羊膜腔穿刺羊水减量法。FLOC在延长孕周、提高存活率及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是目前治疗TTTS的最优方法。

双胎输血综合征 图示.png

双胎输血综合征,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是王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