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仁丹 人已读
转自:中国医学论坛报 今天
哪些疾病最高发?该如何预防?一项400多万人的体检报告,我们列出了8种男女都高发的疾病!
2019年12月,北京市体检中心发布《北京市2018年度体检统计报告》,该报告涵盖了2018年度北京全市专项体检57万人次和健康体检414万人次的体检数据,并对体检项目指标检出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2018年北京男性健康体检的异常指标检出率排名前10位的为:血脂异常、超重、脂肪肝、甲状腺结节、骨量减少/骨质疏松、血尿酸升高、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血压增高、颈动脉斑块、肥胖。
女性健康体检异常体征检出率排名前10位的为: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血脂异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超重、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脂肪肝、颈动脉斑块、子宫肌瘤、血压增高。
以上可以看出,在普通人群中最大的健康问题是:
1. 血脂异常、
2. 甲状腺结节、
3. 超重、
4. 脂肪肝、
5. 骨质疏松、
6. 幽门螺杆菌阳性、
7. 颈动脉斑块、
8. 血压增高
现在就把预防方法全告诉你!
01
血脂异常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陈伟伟2020年9月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血脂异常本身的症状难以察觉,但当血液中的脂质成分过高,会在血管中形成沉积,久而久之在动脉内膜下形成隆起的斑块,隆起到一定程度后会发生破裂,其中的脂质成分暴露在血液中,会触发凝血,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容易形成心肌梗死、脑卒中、肺栓塞等严重疾病。①
预防方法:
1、每周至少3次运动。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修订版》推荐,每周应5-7天,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代谢运动。对于本身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人群而言,应先进行运动负荷试验,充分评估其安全性后,再进行身体活动。②
2、戒烟。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修订版》推荐,完全戒烟和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烟,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吸烟的人可以选择戒烟门诊来协助戒烟。②
3、饮食调整。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徐浩在2015年9月在健康时报刊文中介绍,不同类型的高血脂人群,饮食要做不同的调整。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患者要少吃肉、油腻的食物,还要少吃动物内脏以及蛋黄、蟹黄、鱼子等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食物;胆固醇不高但甘油三酯偏高的患者要少吃油腻食物,控制主食及甜食的摄入量,还要控制体重、血糖,尽量戒酒。③
02
甲状腺结节
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胡洋2018年11月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如果发现良性结节,不影响美观,又无憋气、吞咽困难等症状,基本可以不用处理,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甲状腺功能测定和超声检查,每年随访1次,持续至少3~5年。只要不出现短期内突然增大、声音嘶哑无需过度治疗。良性的甲状腺结节恶变的概率很小,但不能因此忽视每年的复查。④
这样预防:
甲状腺是一个内分泌器官,生气、压力大时会使内分泌系统紊乱,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人生气、压力大和精神紧张等不良情绪都可能会造成甲状腺结节的发生。⑤
03
超重
超重、肥胖,其实也就是体内脂肪超标,它会直接加重全身器官的负担,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类型疾病有关,甚至还会增加患癌风险。2016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的文章,通过检索超过1000篇研究论文,发现有充足证据表明,脂肪超标与包括结肠癌、食道癌、乳腺癌、胃癌、肝癌在内的13种癌症的发生有关。⑥
这样预防:
1、每天连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
2、多点菜少点肉,肉选白的少点红;
3、少吃一口,不贪多;
4、吃饭慢一点;
5、少喝糖饮料。
04
脂肪肝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王贵强主任2017年9月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因脂肪肝引发的肝硬化、肝癌最终肝移植排到欧美国家肝移植的人群第二位;在我国,脂肪性肝病也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病的第二大肝病。所以不能放任其不管。⑦
这样预防:
王贵强主任强调,防治脂肪肝除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注意控制体重以及加强运动。⑦
1、控制体重。脂肪肝首先要控制体重。第一,应少食多餐,解决胃的空胀感,将胃缩小之后自然减重;第二,饭前应喝汤、吃水果,既能产生饱腹感,又能获取糖分,提高水果利用率,一举多得;第三,调整饮食结构,少吃米饭、馒头等淀粉类食品,多吃蛋白质、奶制品等耐饿食品;第四,晚上应少食。
2、加强运动。其次,脂肪肝也需加强运动。虽然日常的运动无法解决脂肪消耗问题,但并不意味着运动就没有用处。运动疗法更实在的作用在于能够解决胰岛素抵抗的问题。通过练哑铃、蹲起等方式锻炼肌肉,可以有效抑制胰岛素抵抗带来的肝损害、血管内壁损害等问题,同时起到减少热量聚集、治疗糖尿病、改善血脂等多重作用。
05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无声无息”的流行病,主要因为骨量低下等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风险增加,严重者可引发脊柱骨折等,导致严重后果。
这样预防:
北京积水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邓微2019年3月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疾病,等年纪大了再预防,这样的观念是大错特错的。一般来说,从30岁左右开始骨量开始流失。因此我们应该从35岁就要开始注意科学的补钙,每日摄入钙量为800~1200毫克(男性800毫克,女性1200毫克)。同时要注意:⑧
1、骨量检查:45岁的女性和年过50岁的男性要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有抽烟、嗜酒不良习惯的人群,检测年纪要适当提前,做到早发现早控制。
2、不挑食,多运动:攒骨量越早越好,不偏食挑食,只有饮食结构均衡,才是骨量存储的基本保障;跑起来跳起来,这样骨头才结实,使中老年后骨量丢失导致骨质疏松的时间推迟,但是要注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06
幽门螺杆菌阳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有近一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
这样预防: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控制科主任刘卫平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多种胃病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旋杆菌,常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中,因此就餐时要使用公筷,即使在家吃饭,也最好跟家人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不要互相夹菜。⑨
此外,家长一定不要将食物咀嚼后嘴对嘴喂给婴儿,这样可能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孩子。
07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斑块就像厨房下水道中的油污,时间久了会导致下水道堵塞。所以当颈动脉狭窄堵塞时,不仅会影响大脑供血,也可能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当斑块整块或部分脱落后成了血流中的栓子,随血流到达大脑导致栓塞。《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显示,50%~75%的缺血性脑卒中由颈动脉病变所致,严重时可危及生命。⑩
这样预防:
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老年病一科主任郭艺芳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防治颈动脉斑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是实现斑块逆转的关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特别是整体心血管危险水平,确定相应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值,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即控制饮食、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等措施,以及他汀治疗使其达到目标值以下,完全有可能实现斑块的逆转。
同时,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若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还要积极合理的控制血压血糖。?
08
血压增高
不少人觉得,高血压就是血压高点,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事实上,血压升高会让动脉血管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血管和血管壁会增厚,时间长了则容易受到损伤。《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中指出,高血压患者大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
这样预防:
1、少吃钠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营养科营养师黄可人2019年7月在其医院微信发文指出,高钠饮食是高血压的罪魁祸首之一。成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能超过6克≈2400毫克钠,而如果想要预防高血压,每天钠摄入量最好不要超过2000毫克。在选择包装食品时,也一定要先看“营养成分表”,如果钠含量>30%NRV,则要少食用。?
2、多走一走。长时间或长距离的走路也可以降低高血压风险。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研究所所长胡大一是一名健走爱好者,他曾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分享了自己坚持健走18年的改变:体重下降22公斤,升高的甘油三酯下降了;母亲和弟弟都有高血压,而他血压正常;血糖保持正常14年。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疾病,药物治疗都是不可替代的,只有药物治疗加饮食、生活方式调理,才会带来最好的效果。
参考资料:
① 2020-09-01 健康时报 《“三高”中,高血脂患病率10年增长最快!要抓住血脂异常管理期》
②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10):937-952.
③ 2015-09-16 健康时报 《降血脂不只是少吃肉》④ 2018-11-27 健康时报 《甲状腺结节别紧张》⑤ 2015-04-24 健康时报 《生气有八大致命危害》⑥ Body Fatness and Cancer — Viewpoint of the IARCWorking Group. N Engl J Med. 2016; 375:794-798 DOI: 10.1056/NEJMsr1606602
⑦ 2017-09-06 健康时报 《脂肪肝是我国第二大肝病》
⑧ 2019-03-22 健康时报《35岁就要开始补钙》⑨ 2020-03-20 新华社《你和文明饮食的距离,差一双公筷》
⑩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
2016-04-12健康时报《颈动脉斑块能缩小或消退吗》
吴兆苏, 霍勇, 王文, et al. 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J]. 慢性病学杂志, 2014, 6(1):1-3.
2019-07-01 邵逸夫医院官方微信 《高血压的罪魁祸首不是盐,而是它!再不忌口就晚了》
来源: 健康时报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