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的剂型选择
门诊的时候,一般会问病人你能自己煎药么?
问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现代医院一般有三种中药剂型:颗粒剂、小包装饮片以及传统草药。
颗粒剂是使用了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了提纯的,好处是将几克甚至几十克的中药精纯浓缩,比如10克生药可能只对应1克的颗粒,那么人们就会发现,原来一大包的中药现在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圆盒内浓缩的颗粒,需要服用时只需要划开一格,用水冲服就好了。十分便捷,对于现代病人来说当然可以增加服药的依从性了。
缺点有没有?有的,因为精纯的过程中很可能丢掉了一些重要成分不自知,且因为不同药物之间本来通过煎煮以后可以形成新的化合物,而仅仅用热水冲服的过程并没有达到这种效果。
前几年我收入一个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人,他出院后一直大便溏薄,我开了两次药以后大便始终不能成形,因为他经常出差,所以只能携带颗粒剂。后来我终于想通了这点,让他将颗粒剂倒入酒店的热水壶中煮一下再喝。一周后他回来复诊,告诉我症状终于消失了。
小包装饮片,反而是我个人所喜欢的一类,每种药物分别按照3、5、10的分量给单独包装,这样的话,药物很干净,保存起来很方便。比如一些芳香化湿药物,由于独立包装,所以能较好的保持药性。而且我有时候给自己开感冒药,可能开上3包药,万一要是好了,余下来的那一剂药物并不会浪费,而很可能在下一次我感冒的时候重新被我加减组合应用上。不过,需要知道的是,由于这样是统一包装,药物的质量很可能不会像普通的药物一样,分等级给你。你若要石斛,能得到的就是石斛,而如传统草药里的一级和二级之差,对不起,无法给出。此外,因为常规剂量大多数是3,5,10,我有时候习惯了开18克,就经常会被草药房的同仁们咆哮了。
以上两者都有一个显著的缺点:贵!
传统草药,优点我就不赘述了。缺点是很多药物由于存放不佳,回来以后大都要清洗一下,而且我比较喜欢闻自己煎煮之后的药味,其实药物治病,有时候气味已经足够疗病。所以开头我问病人,大都是为了确定他是否可以短期内自己煎药,若能自己煎药,且不经常外出,则优选传统草药。
本文是杨俭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