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曹元成 三甲
曹元成 主任医师
淄博市中医医院 内科

抖腿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4542人已读

抖腿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抖腿综合征,指生活中爱抖腿的人。但抖腿综合征与一般喜欢抖腿的现象不同。

抖腿综合征,也叫做不宁腿综合征,它的症状主要是不可抑制地抖腿,和人们日常的抖腿行为比较相像。不过,日常的抖腿和这种疾病有本质的区别。抖腿综合征是一种神经性疾病,主要与多巴胺代谢异常和铁缺乏等原因有关,并且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而平时生活中的抖腿行为,大多数都不属于疾病的范畴,只是一种习惯动作。

分辨抖腿属于疾病性的还是非疾病性的,主要看以下:抖腿综合征的患者无法自己控制抖腿行为,抖腿同时伴有强烈的疼痛、灼烧等不适感,还常有腿部痉挛现象,而且这种状况常在夜间发生。

抖腿对健康有益吗?

有一种说法认为,现代人由于工作的关系,常常久坐,容易导致"气血不畅""下肢酸软"等状况。而抖抖腿正好可以缓解这些状况,是一种很好的运动。

久坐确实会导致腿麻,主要原因在于下肢长久地保持一个姿势,容易影响到血液循环的顺畅,也可能压迫坐骨神经,二者均会对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抖腿可以让下肢肌肉略微动一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腿麻的现象。

不过,避免久坐带来的危害,最好的方法应该是站起来活动一下,这比抖腿要健康、有效得多。

符合条件

诊抖腿综合征,患者必须满足4个条件,缺一不可:

1.患者腿部有不适的感觉,必须靠抖腿来缓解。

2.患者静止不动时这种不适感觉就会加剧。

3.这种不适感觉在患者运动起来后就会好转。

4.症状在夜晚比在白天更严重,会影响患者的睡眠。

患病率

一项大规模电话普查显示,只有7%的受访者同时满足这4个条件,而只有2.7%的人每周有超过一次的发作严重到影响睡眠质量的程度,只有这些人才适合接受药物治疗。两位作者甚至认为这两个数字仍然偏高,因为电话调查存在一个明显的漏洞,愿意花时间接受这种调查的人恐怕都是已经怀疑自己有症状的人,所以阳性的比例肯定会偏高。

发病原因

医学界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远没有达成一致,有人认为贫血会导致抖腿,有人认为肾脏不好才是病因,还有人认为与抖腿病人的神经系统有关。但这些似乎都是外因,因为科学家发现,抖腿有着明显的遗传倾向。

2007年,来自德国和冰岛的两组科学家几乎同时宣布找到了抖腿基因。他们利用先进的基因位点分析技术,分析了具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的基因型和正常人之间的区别,找到了3个和抖腿有关的基因变异。

进一步分析表明,欧美人种中大约有65%的人至少带有其中的一种基因变异,这说明抖腿和基因的关系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需要环境因素的刺激才能表现出来。

抖腿习惯

抖腿类似于人们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动作,例如转笔、打响指等等。这些习惯有个共同特征: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依赖。这些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戒除。

有人说,他在抖腿的时候能够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在无聊、烦躁的时候也常常不知不觉地抖起脚来。但与其说抖腿可以缓解焦虑,不如说如果不抖就会加倍焦虑。所以,靠抖腿来缓解焦虑并不值得提倡。抖腿如果变成了戒不掉的坏习惯,反而加重心理负担。

抖腿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施治

1、气血不足双下肢肌肉内的不适无可名状,或酸胀、麻木、困重乏力、似痛非痛,捶打后减轻,夜间更甚,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苔薄,脉细。辨证要点:双下肢肌肉无可名状的不适,神疲,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治则:益气补血。方剂:气血双补汤:党参30克,黄芪6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药30克,芍药15克,川芎12克,当归15克,丹参30克,黄精15克,补骨脂15克,益智仁12克,莲子15克,灵芝12克,甘草6克,水煎服。参茯丸、通脉丸口服。

2、肝肾亏虚双下肢肌肉无可名状地不适,或酸胀、麻木、困重乏力、似痛非痛,腿动不安,烦躁失眠,口苦咽干,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辨证要点:双下肢肌肉难以名状的不适感,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治则:滋补肝肾。方剂:补肾汤:熟地20克,山萸肉15克,龙眼肉20克,枸杞子20克,黄精15克,玉竹12克,山药30克,黄芪50克,芍药20克,茯苓15克,沙苑子15克,茺蔚子15克,覆盆子12克,菟丝子15克,甘草6克,水煎服。知柏丸、还少丸口服。

3、瘀血阻络双下肢肌肉无可名状地不适,或酸胀、麻木、困重乏力、疼痛明显,腿动不安,舌黯淡,脉沉涩。辨证要点:双下肢肌肉疼痛明显,舌黯淡,脉沉涩。治则:活血化瘀。方剂:活血汤:丹参30克,泽兰12克,坤草15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熟地20克,赤芍12克,党参20克,黄芪30克,鸡血藤20克,地龙15克,水蛭10克,寄生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活血丸、蛰虫丸口服。

4、寒湿痹阻双下肢肌肉无可名状地不适,或酸、麻、胀、痛等,困重乏力,腿动不安,活动、揉搓局部肌肉可缓解,肢冷,疼痛明显,舌淡苔白,脉迟缓。辨证要点:双下肢肌肉困重疼痛,舌淡,苔白,脉迟缓。治则:散寒通络。方剂:通痹汤:独活15克,羌活12克,寄生30克,鸡血藤30克,川断15克,杜仲12克,附子10克,肉桂6克,细辛6克,元胡15克,白芥子10克,小茴香10克,姜黄12克,丹参30克,红花12克,黄芪50克,甘草6克,水煎服。桂附丸、天麻丸口服。

5、湿热下注双下肢肌肉无可名状地不适,酸胀、灼热、困重乏力,腿动不安,活动后可减轻,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辨证要点:双下肢肌肉无可名状地不适,灼热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治则:清利湿热。方剂:清热利湿汤:双花20克,连翘30克,菊花15克,公英30克,地丁30克,败酱草30克,络石藤15克,海风藤15克,寄生30克,鸡血藤30克,黄柏12克,生地20克,丹皮12克,元胡12克,细辛6克,防己12克,泽泻12克,甘草6克,水煎服。热炎宁、败毒丸口服。

曹元成
曹元成 主任医师
淄博市中医医院 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