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咽喉间断性疼痛切勿小觑 可能是舌咽神经痛症状
舌咽神经痛患者最初出现症状就是舌咽疼痛,导致饮食困难,大部分患者在初期都会选择耳鼻喉科治疗,长期治疗无效,往往来神经外科就诊的患者,都进行了各种咽喉疼痛治疗,更甚者病情发展较重,长期的错误治疗,导致了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日前,在门诊中,54岁的李女士,被刀割一般的咽喉疼痛困扰了足足半年,特别是在吃饭饮水的时候,疼痛更加严重。一开始的时候,只是左侧咽喉偶发性疼痛,还以为是卡了鱼刺。到医院一查,喉咙里什么都没有,可莫名的疼痛却还在继续,愈演愈烈。等到后来,就哪怕是个简单的吞咽动作,剧烈的疼痛都会从喉咙蔓延到舌根及脖子,疼的李女士整个人都缩起来。
这半年里,李女士医院可没少跑,又是看耳鼻喉科,又是看神经科。检查没少做,就是没有找到病因。治疗没少做,中药、西药,各种理疗。疼痛偶有缓解,仍间断发作。
咽喉痛久治不愈原是舌咽神经痛
一个月前,李女士已无法正常吃饭,到最后连喝水都难以下咽。十多天下来,她整整瘦了近十斤。为了能够彻底解除这恼人的疼痛,来到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经外科姜海涛教授门诊,通过进一步的详细评估,病因是神经脱髓鞘变引起舌咽神经的传入冲动与迷走神经之间发生“短路”的结果。因此,一般的内科药物治疗根本无法解除病痛,只有针对病因治疗方可达到根治的目的,目前针对病因治疗的方法只有显微血管减压手术。
什么是舌咽神经痛?
“这是一种由动脉血管压迫舌咽神经而引发的疾病,当患者吃饭、喝水、刷牙时,咀嚼或吞咽动作会刺激舌咽神经,导致其敏感度增高,疼痛加剧。”姜海涛教授介绍,“舌咽神经痛的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40岁以上的女性多发,常被误诊为咽喉病症或三叉神经痛,目前药物治疗只能延缓病症”。
姜海涛教授提醒,一旦日常生活中出现不明原因的舌根、咽喉、扁桃体、耳根部及下颌后部的间断性疼痛,可能是血管压迫神经所致,建议到功能神经外科检查,以及早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本文是姜海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