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戴晓霞 三甲
戴晓霞 主任医师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肾内科

为更好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请看最新健康管理指南!

1529人已读

营养干预


(一)个体评估


1. 体重评估

正常体重:BMI 18.5~23.9 kg/m2;

体重过低:BMI <18.5 kg/m2;

超重:BMI 24.0~28.0 kg/m2;

肥胖:≥28.0 kg/m2;

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对于超重或肥胖者,首先应积极采取增加运动、减少能量摄入等生活方式干预,将BMI降至正常范围,特别是要减少腹部脂肪。体重过低提示存在营养不足,需要保证能量和营养素摄入。


2.饮食评估

(1)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运动量,确定每日能量摄入范围。

(2)评估个体是否有不规律进餐、酗酒等不良饮食行为。

(3)评估个体的口味偏好、调味品使用习惯和高盐食物选择情况,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给出调整调味品和高盐含量食物的清单。


(二)膳食指导

1. 能量及重要营养素摄入量推荐 按照标准体重计算每日摄入的总能量,

对于超重和肥胖者,除增加身体活动外,应适当减少每日能量摄入。


2. 饮食指导

(1)平衡膳食: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的建议,以平衡膳食为原则安排每日餐食,坚持食物多样化,特别关注全谷类食物和蔬菜的食用量是否达到推荐量要求。

(2)严格限制高盐食物摄入:减少食盐摄入量,每日<5.0 g。

(3)控制高脂肪食物摄入:每日烹调用油量应控制在20~30 g,不食用煎炸食物,控制食用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畜肉类食物及制品。

(4)控制精制糖摄入:添加糖的摄入量每日<50 g,最好控制在<25 g。

(5)限制饮酒,建议戒酒

(6)增加食用全谷物和杂豆类食物:每日主食中应有1/4~1/3为全谷物。

(7)多吃蔬菜、水果:每餐食物中,蔬菜重量应占到约1/2。

(8)食用适量的鱼、畜禽肉和蛋类等动物性食物:每日一个鸡蛋,奶及奶制品300g,鱼、畜禽肉平均每日摄入总量为100~150 g,动物性食物富含优质蛋白,适量摄入对维持血压平稳有重要作用,分散在各餐中食用。

(9)科学饮水: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应≥1.5L,根据生理状况、环境温湿度、运动以及摄入食物状况进行调整。提倡饮用白开水或淡茶水,多次少量。


(三)血压管理菜谱及烹调方式

每日食谱制订总原则:

(1)控制每日总能量摄入以维持正常体重。

(2)按照食物多样性的原则丰富每日食物种类。

(3)提高蛋白质效价和优质蛋白比例。

(4)食物的烹调方式应注意减少营养损失。


运动干预


1. 干预方案

高血压易患人群的运动干预方案主要包括有氧运动、肌肉力量与耐力练习、柔韧练习等。对于身体素质好、有运动习惯的人也鼓励进行较大强度的活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较大强度的身体活动量可增进心肺功能,降低血压、血糖,调节血脂。

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人群的运动方案推荐:逐渐增加运动时间,达到每日50~60 分钟的运动量,每周≥5天。每周或每日运动量可通过多个短时间累计完成,并提高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活动,如步行。每日60~90分钟的运动锻炼是减重、调脂的必要运动量。每周2~3天的肌肉力量练习可增加能量消耗和基础代谢,有利于进一步控制血脂和体重。

老年人应根据身体情况确定身体活动水平,具体推荐:老年人可选用2分钟原地高抬腿测试有氧能力,30秒坐站测试运动能力和腿部力量。当由于慢性病不能每周做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时,应尽可能地进行身体活动。神经肌肉控制练习,包括平衡、协调、步态和本体感觉等控制技能的练习,这对老年人尤为重要。推荐每周2~3次,每日20~30分钟。


2. 注意事项

(1)减少久坐等静态行为,每静坐1小时就应进行短时间站立或身体活动,以减少静坐少动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2)低起始强度,对于无规律运动习惯、体力活动不足的人群,建议从低强度活动开始,随着运动时间延长和耐受性提高,可适当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


心理干预

1. 心理健康教育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做到工作有张有弛,生活规律、有节奏。充足睡眠,学会调控情绪及合理安全的宣泄,增强个体心理耐受及抗挫折能力。

2. 心理保健技巧 学习和掌握适宜的减压与放松技巧。具体包括运动锻炼、艺术减压法、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3. 心理治疗

必要时求助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具体包括支持疗法、认知疗法、行为矫正技术、生物反馈技术。


戒烟


戴晓霞
戴晓霞 主任医师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