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发表者:马宏光 人已读
一般乳腺癌治疗是发现乳腺肿物,直接手术,术中冰冻病理确诊,扩大切除,术后化疗或加放疗,但是仍有些乳腺癌患者疗效不佳,这就是传统乳腺癌治疗。美国很少有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因为它只能提供良恶性诊断,没有术前活检病理检查,就不能做分子分型,治疗带有很大盲从性,停留在最基本的治疗水平。当今乳腺癌已经发展到分子水平,首先对于可疑的乳腺结节,进行穿刺活检,确定为恶性,得出分子分型,BRCA1/2基因检测,指导:
1.是否适合保乳(不是主观臆断)
2.是否需要术前新辅助治疗(参考我写的《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意义》文章)
3.提高前哨淋巴结活检率,避免不必要的腋窝淋巴结清扫,减少上肢淋巴回流障碍
4.对于三阴性乳腺癌采取更佳谨慎的治疗方案。
术前穿刺活检可以根据分子分型和基因检测,更加科学的指导和决策怎么治,更多的治疗选择。术后根据Ki67的大小选择做21基因检查,指导是否需要化疗治疗以及预测复发风险,根据激素受体的表达决定是否需要内分泌治疗,根据HER2水平决定是否需要靶向治疗。现在开展的化疗药物作用靶点的敏感性检测,为化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指导。这些都是在分子水平上的决策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个体化和精准化。总之,乳腺癌精准治疗的每一项选择和治疗方案的确定都是基于基因和分子水平的结果,有着明确的科学依据,不是仅凭个人经验或主观意愿的治疗。
本文是马宏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