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黄世敬 人已读
人体出汗是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如因天气炎热出汗,是正常的身体反映。生活中,有些人出汗很少,有些人出汗非常多,其实出汗还与健康也有紧密联系。但如果出汗的量、颜色、气味都发生了改变,就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当要引起重视。临床上,根据出法汗的特点一般将出汗分为:
1、自汗:如果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药物及其他干扰因素而经常出汗,或稍动即汗出,就叫做自汗或自发性多汗。自汗大多是因为津液外泄、肺气虚弱所引起的,所以常常还会感觉疲劳乏力、气喘吁吁、怕冷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如佝偻病、缺钙、甲状腺机能亢进者就会有上述症状。
2、盗汗:一个人如睡觉时会出汗,睡醒之后,汗就停了,这个就叫盗汗。盗汗大多是因为阴虚而致,经常还会出现失眠多梦、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等症状。如肺结核浸润期患者就容易出现盗汗。
3、战汗:战汗是指全身战栗后会出汗,是热性病过程中,与疾病抗争的一种表现。如战汗后会慢慢退热,就表示元气恢复、身体复原,是一种好转现象。若汗出后烦躁不安、四肢感觉冷,表示正气慢慢虚弱下去,是身体危重之时。战汗多见于各种传染病的初期、中期。
4、绝汗:绝汗是指人在病情危重之时,汗淋漓不止,常伴有四肢厥冷、脉搏微弱、呼吸急促,是阳气比较弱,多见于虚脱、心衰的病人。
5、头汗:头汗顾名思义就是出汗仅限头部。大多是因为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导致的,大部分是有湿热症、阳明热症,亦有阴虚火旺者。若看到一个人一场大病后,或中老年人气喘吁吁而额头冒汗,大部分是虚症。
6、冷汗:冷汗是指怕冷、肢体容易发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此外,手心经常出汗可能精神紧张、压力过大;胸口出汗是思虑用脑过度;经常稍微一运动就出汗的人,不是因为肥胖就是体质过于虚弱;糖尿病人的汗,闻起来会有芳香;肝硬化病人出的汗带有一种肝腥味。
一动就满头大汗一般属于自汗,发生可能是因为饮食不节,脾胃失调,肥胖者多见;或为阴虚内热郁蒸,如更年期综合征;或为阳虚腠理不固,如骨质疏松等,尤与肾虚关系密切,具体结合舌脉及全身表现进行辨证。在西医看来,自发性多汗一般是因为人的汗腺比较发达,或者交感神经容易兴奋,所以一动就满头大汗。另外贫血,缺钙的时候,也有可能出现多汗。因为缺钙的时候,容易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就会刺激汗腺导致泌汗增加。贫血的时候因为体质比较差,轻度活动就容易有供氧不足,刺激交感神经兴奋。
重要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黄世敬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抑郁症、脑白质病、帕金森病、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内伤杂病及颅内肿瘤术后等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门诊挂号请参考本网站《黄世敬医生就医》。
本文是黄世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