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国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髓质海绵肾的影像学改变和治疗

发表者:王卫国 人已读

海绵肾又称髓质海绵肾(medullanyspongekidney,MSK),又称肾盏前小管扩张症,也有称之为髓质囊性病,发生率约1/5000~1/2000。为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肾功能一般无影响。许多患者在40~50岁时因出现肾结石、尿路感染等获诊断。男性多见,一般无家族史,但是仍有医生怀疑此病有基因有关。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王卫国

随着内镜手术的进步及增多,有学者发现海绵肾其实发病率远高于上述发病率,经统计认为,大约50-60%的反复发作肾结石的患者,存在海绵肾的可能。

病理特征是远端集合管扩张,形成小囊和囊样空腔,囊壁为单层上皮细胞,内含不透明胶冻样凝块、钙质物质及小结石,扩张的集合管与近端正常的集合管相通。

肾解剖图.jpg

图1 肾正常解剖模拟图


海绵肾.jpg

图2 髓质海绵肾病理解剖图


我们已经简介绍过髓质海绵,这次主要介绍下髓质海绵肾的影像学改变

典型的海绵肾很容易诊断,拍一张最常用的KUB平片即可诊断:显示肾实质内呈簇状,放射状或多数性粟粒状排列的钙化和结石。典型的海绵肾是双肾同时发病,双肾绝大数的肾盏受累。CT平扫,则发现肾内多发钙化、结石,主要集中于肾盏乳头部位,结石脱落则位于肾集合系统各部位或输尿管内。有时是多发结石,在输尿管内形成石街

而不典型的海绵肾则于做内镜手术才可以发现。不典型的海绵肾则可能是单肾发病,个别肾盏受累,并且单个盏部分肾小管有病变。

海绵肾01KUB.JPG

图3 髓质海绵肾腹X线平片

海绵肾01CT01.JPG

图4 髓质海绵肾典型CT表现a


海绵肾01CT02.JPG海绵肾01CT02.JPG

图5 髓质海绵肾典型CT表现b


海绵肾01CT03.JPG

图6 髓质海绵肾结石脱落,形成输尿管结石

海绵肾的治疗:

1、无症状的患者可不处理,注意定期复查;

2、注意多饮水,补充枸椽酸盐,防止含钙结石的形成;

3、有明显结石,需要处理的,根据结石情况,可以选择体外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或经皮肾镜取石;

4、有代谢紊乱或肾功能异常,需要对症处理。

5、王卫国医生认为:多发小结石、经常排出小结石的患者,做一次输尿管扩张术,能让小结石排石畅通无阻,可以达到措施1的效果。

6、合并感染、反复排石,暂时没有清石条件,放置输尿管DJ支架也是权宜之计。

本文是王卫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