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术后注意事项及锻炼方式
一、腰椎术后的正确翻身及站立方式
应采用“整体翻身”的动作,以左侧翻身为例:翻身前伸直左腿,屈起右腿,右脚蹬住床面,右手伸到身体左侧抓住床边,右手和右脚同时发力,翻身时脊柱要注意保持身体和脊柱在同一条直线,不得弯曲和旋转,完成整体翻身动作。(早期可有家属帮助,在病人身后托住腰背部协助完成翻身动作,熟练后自行完成。)卧床一段时间后初次站立时,由于体位性原因血流重新分布,会产生眩晕,恶心,甚至个别人眼前发黑等异常感觉,属正常现象,家属要注意保护不要发生摔倒等意外。逐渐增加站立及行走时间,数天后即可缓解。
呼吸方式
腹式呼吸:腰椎术后卧床期间,每小时应做1—2分钟腹式呼吸。即缓慢用力深呼吸,吸气时收缩腹肌,吸气时用力“挺肚子”。在不引起伤口明显疼痛的情况下尽量用力完成。目的为了为促进胃肠蠕动,保持大小便功能正常。
2.功能锻炼方法
术后1-2天:以静力性运动练习为主。
1.踝关节:缓慢、全范围屈曲背伸踝关节,5分钟/组,1组/小时。(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维持神经控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被动或者主动直抬腿练习:仰卧位,早期最好由医护人员操作完成。被动直抬腿动作(小于70度)同时进行轻微牵伸,双下肢交替进行。出院后由家 属帮助2—3次/日。禁止暴力,疼痛应在耐受范围内。
术后3-6天:
(1)腹肌等长收缩:仰卧位,躯干向前、向上方向抬起用力(但只是腹部肌肉用力,不可引起动作),腹肌紧绷,腰部向下压床面。50—100/日。
(2)腰背肌等长收缩练习:仰卧位,做挺身动作,但只要腰部肌肉用力,不可引起动作!感到腰背肌收缩即可。50—100次/日。
术后一周:
1.主动直抬腿练习:伸膝,直腿抬高,足跟离床约15cm,保持动作直到肌肉疲劳,5—10次/组,2组/日,双下肢交替进行。在疲 劳程度可接受的范围内逐渐增加强度(如在脚部处放枕头或小沙袋增加负荷)。
2.站立及平衡练习:在有保护的情况下,患者双足分离,与肩同宽,脚尖朝向正前方,下肢和腰腹肌肉收缩,控制身体保持正直 姿势并保持平衡。可控制身体平衡内身体前后左右交替移动重心。5—10分/次,2次/日。
术后2—6周:
1.5点支撑训练:仰卧位,双腿屈曲,双脚平放在床面上,用头,双脚,双肘支撑身体,双脚用力蹬起,使臀部离开床面,臀部 尽量抬高,保持10秒并维持住平衡。10秒/次,每次间隔时间为5秒,10—20次/组,2—4组/日。
2.燕式腰背肌锻炼:俯卧位,手背后,抬高头颈部后伸,双腿并拢,腰部用力,使头和双腿同时抬离床面,无痛的条件下维持该动作 2—6 秒,5次/组,2—3组/日。
3. 腹肌练习:仰卧,屈髋屈膝,双足平放床上固定身体,双手上举,指尖朝向天花板,上身抬起收缩腹肌使肩部离床(切记不可弯腰!)。维持该动作2—6秒,5次/组,2—3组/日。
注:全部训练以患者耐受程度为宜,并酌情增加运动量。
二、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
1. 在保持坐位的时候,腰部后垫一块小软垫,并且保持腰背90°角挺直的姿势,(为了保持腰椎前凸的生理弯曲)。
2. 不宜长时间弯腰,如弯腰,采取屈膝的动作来降低身体高度。
3. 避免提重物, 加强锻炼腰腹部肌肉,增强腰腹部肌肉和脊柱的稳定性。
三、佩戴腰围的注意事项
(1)佩戴腰围的时间一般4—6周,避免持续使用2个月以上,以免造成费用性肌萎缩,加大椎间盘及椎间小关节之间的压力,进而加重病情。
(2)腰椎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时,应佩戴腰围。
(3)在静卧或者睡觉时可不佩戴腰围。
本文是周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