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江涛 三甲
王江涛 主任医师
河南省儿童医院 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

科普 晚期早产儿的营养

2926人已读

晚期早产儿营养

晚期早产儿是指胎龄在340/7-366/7周的新生儿。专家说:晚期早产儿是极好的冒充者及假装者,因为他们能冒充并假装成为足月儿,但是晚期早产儿虽然体型、大小以及各方面跟足月儿相似,但是实际上生长发育是呈现不同程度的落后,需要重视早产儿的营养管理、促进最佳的生长发育。

晚期早产儿的营养需求

晚期早产儿生长需重平衡,营养摄入不足及过剩均危及近/远期健康。营养摄入不足会导致生长迟缓,神经认知发育障碍;营养摄入过剩会导致远期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增加,远期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增加。

那么,什么是晚期早产儿理想的生长速率呢?

答案是生后1周内体重减轻<10%,生后4周内体重增加15-20g/d晚期早产儿体重接近40周时体重增长应为30g/d。总之,追赶性生长不应太快亦不应太慢。晚期早产儿适宜的营养摄入量:能量127kcal/kg.d,蛋白质3.1g/kg.d,钙120-140mg/kg.d,磷60-90mg/kg.d。

早产儿铁储备及贫血的原因

足月儿出生时铁储备是500mg,胎儿铁储备主要在妊娠后1/3期,妊娠后8周随着肝脏体积增大,体内总铁含量明显增加,所以,早产儿存在铁储备降低。

早产儿贫血的原因:红细胞寿命短;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下;出生前体内营养物质储备不足;出生后吸收和消化功能有限;感染性疾病导致医源性失血。

临床情况稳定的早产儿肠道补铁推荐

美国儿科学会推荐:剂量2mg/kg.d,从生后1月开始补充,疗程12月,多次输红细胞者不需要补充铁剂。

欧洲儿科胃肠与营养学会推荐:剂量2-3mg/kg.d,从生后2-6周开始补充,疗程6-12月,避免肠道补充铁剂>5 mg/kg.d。

晚期早产儿需要更多的矿物质和营养素的补充

晚期早产儿易发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ARA)的缺乏。胎龄34周时早产儿脑重量约为足月儿的2/3,在34-40周,脑灰质及有髓鞘白质与总脑量的相对比例呈指数增长。对于适度早产儿而言,给与添加DHAARA的配方能改善视力及认知发育。

如何减少晚期早产儿喂养困难

建议

确定可能影响成功母乳喂养的孕产妇危险因毒:胎妊娠糖尿病,妊高征,绒毛膜羊膜炎,剖腹产等;

确保怡当的喂养频率:母乳喂养,至少10-12次/天:配方奶喂养,8-10次/

提高护理人员喂哺技能

提供专业哺乳顾问

对持续性喂养困难的婴儿提供专业评估

尽可促进母乳喂养

晚期早产儿喂养不足的危险因素包括吮吸吞咽与呼吸协调性不佳;口运动能力较差;耐力减弱;母亲乳房未能及时排空所致的母乳减少

强调纯母乳喂养对母婴的重要意义;强调初乳的意义在于免疫保护与营养支持;确保出生后最初几天母亲坚持给予初乳喂养

识别早期喂养信号:睁眼,来回转动头部、张嘴、伸舌、吮吸手/手指、哭闹

鼓励母亲咨询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的相关事宜

如何指导晚期早产儿母乳喂养

首次母乳喂养

建议

评估母亲对母乳喂养的积极性与认知程展

分娩后尽早开始母乳喂养

强调母乳喂养的益处:降低婴儿感染、腹泻、猝死、肥胖等风险;降低母亲乳腺癌、卵巢癌、骨质疏松等风险

告知配方奶喂养的弊端:引起感染、牛奶蛋白过敏、猝死风险增加

持续母乳喂养

建议

1.监测、记录喂养频率

2.评估母乳喂养情况:每天2次,包括吮吸、吞咽、呼吸协调性与喂养体位、舒适度等情况

3.可考虑使用超薄硅胶奶嘴

4.评估乳母的疲劳情况与应对措施

5.确保乳母理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

6.强调喂养频率:至少每天10-12次识别早期喂养信号

7.强调纯母乳喂养的益处

8.鼓励乳母在需要的情况下寻求帮助

9.了解新生儿胃容量与少量、频繁喂养初乳等情况

美国母乳喂养医学会2011年颁布晚期早产儿母乳喂养守则

1.鼓励母亲亲喂母乳,频繁的皮肤接触,必要时用吸奶器吸出母乳

2.关注纯母乳喂养晚期早产儿脱水、高胆红素血症的征象

3.记录母乳喂养的次数、时间,婴儿尿液和粪便的形状及次数

4.持续观察晚期早产儿的体重、身长、头围指标

5.出院后每周至少随访一次,至少到胎龄40

纯母乳喂养可能难以满足晚期早产儿的营养需求

人乳喂养是晚期早产儿的最佳喂养选择;但母亲的乳汁或捐赠人乳常常不能满足晚期早产儿理论上的营养需求。当晚期早产儿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或实际与推荐的营养摄入量差距明显时,可能有必要实用强化剂和补充剂以满足婴儿的特殊需求。

晚期早产儿无法人乳喂养时如何选择适宜代乳品

早产儿配方奶的能量在80-82kcal/100ml

早产儿过度配方奶的能量在72-74kcal/100ml

婴儿配方奶的能量在67-68kcal/100ml

如果长期采用早产儿配方可导致过多的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的摄入,增加代谢负荷,早产儿过渡配方可满足此类早产儿适度追赶生长的营养需求。

强化营养的持续时间

根据体格生长各项指标在校正同月龄的百分位数决定是否继续或停止强化喂养,建议达到P25-P50,小于胎龄儿>P10,再参考个体增长速率的情况,主要避免体重/身长大于P90。达到以上追赶目标,则可逐渐终止强化喂养。


王江涛
王江涛 主任医师
河南省儿童医院 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