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群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临床经验

围方配合手术治疗胃体弥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获显效

发表者:徐立群 人已读

患者蔡某,女性,73岁,住院号:107352。缘患者与2019年4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消瘦,体重明显减轻,约减轻10余斤,伴恶心不适,无呕吐、呕血,无腹痛腹泻。2019年6月14日就诊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胃镜示:胃体见中区侵犯,以中下部小弯和前壁为主,肿物大片坏死,胃腔僵硬缩窄。诊断:胃体恶性肿瘤:淋巴瘤?低分化腺癌?病理活检示:(胃体)粘膜见大量肿瘤细胞弥漫型浸润,大部分固有腺体被破坏、肿瘤细胞中等大小,部分肿瘤细胞可见核仁,病变符合分化差的恶性肿瘤,倾向考虑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可能性大,建议免疫组化检查明确诊断;粘膜腺体可见Giemsa染色阳性杆菌。2019年6月底患者至我院胃肠外科就诊,确诊为胃体弥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大B细胞为主型,CD20++)。2019年7月9日予R-CHOP方案化疗一程,化疗期间出现消化道大出血,保守治疗无效,于2019年7月12日急诊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胃镜检查+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吻合术+小肠R-Y吻合术,术程顺利。经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

患者化疗一周期后即出现Ⅳ度骨髓抑制,贫血、白细胞、血小板极低,加之术前大出血,体质虚弱,不能耐受继续化疗。2019年8月中旬患者返院要求单独采用中医药治疗。建议患者开具围方制成水丸治疗。刻诊:患者精神差,乏力,语声低微,纳欠佳,眠一般,小便可,大便量少,无发热,无头晕头痛,胸闷气促,无腹胀腹痛。查体:形体瘦弱,贫血貌,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腻,脉沉细。遂按照一人一病一方原则,处方如下:生晒参300克、熟地300克、山药300克、白芍300克、山茱萸300克、乌梅300克、法半夏200克、大黄200克、当归200克、生地300克、鹿角胶150克、紫河车粉150克、百合300克、龟甲胶200克、阿胶300克、黑蚂蚁200克、黄芪300克、蛤蚧5对(约200克)、壁虎300克、僵蚕300克、水蛭300克、地龙300克、蜈蚣200条、五谷虫300克、九香虫200克、石斛300克、北沙参300克、金银花300克、玄参300克、黄连300克、蒲公英300克、炮姜200克、浙贝母200克、麦冬300克、五味子300克、枸杞子300克、女贞子200克、菟丝子200克、山椹300克、肉苁蓉200克、覆盆子200克、酒黄精200克、龙眼肉300克、陈皮200克、砂仁120克、醋鸡内金120克、生鸡内金120克、生红曲200克、生神曲200克、焦山楂150克、黑枣300克、炙甘草300克,将上方中药制成水丸,每次12克,每日4次。患者按时坚持服药约2月余时自觉精神、体力、食欲等明显改善,声音洪亮,体重增加,无诉明显不适。2020年4月1日患者返院复查,CT提示:胃体部非霍奇金淋巴瘤术后化疗后复查,与2019-11-05CT对比: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稍增厚,吻合口壁未见增厚,未见软组织肿块。肝实质未见异常密度,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肝内血管未见异常。胆囊不大,其内见多发钙化影。胰腺未见增粗,脾脏不大,实质未见异常。双肾实质未见异常,右肾盂见斑点钙化影。未见腹水证,腹膜后稍大淋巴结,部分较前缩小。现患者一般情况较好,可以正常生活,调整处方,继续采用围方丸剂调治。

按语:患者女性,高龄,确诊胃体弥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大B细胞为主型,CD20++),属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一般情况下都以化疗为主。本病例明确诊断后,根据最新NCCN指南予R-CHOP方案,但在化疗期间出现胃部大出血,保守治疗无效,在急诊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胃镜检查+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吻合术+小肠R-Y吻合术,术程顺利。术后患者不能耐受继续化疗,遂采用中医药为主的治疗。

在探讨患者中医辨证思路前我们先来了解R-CHOP方案的中医属性。R-所代表的药物是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是人鼠嵌合型抗白细胞分化抗原CD20单克隆抗体,在单独应用和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被认为是肿瘤免疫治疗的典范。利妥昔单抗一般在化疗前一天使用,常见副作用为发热、寒战、头疼、腹痛、恶心、呕吐以及肺水肿、心力衰竭、感觉障碍、静脉血栓形成等症状,不难看出,其药性偏寒,属于清热解毒类药物。我们再来看CHOP化疗方案的药物组成,其中C-所代表的药物为环磷酰胺,其常见副作用为:口腔炎、皮肤色素沉着、肺纤维化、出血性膀胱炎等,不难看出其药性偏燥,属于燥药范畴。H-多代表药物为多柔比星,在使用该药时如注射处药液外溢,可导致红肿疼痛甚或蜂窝组织炎和局部坏死,可见其药性偏火偏热。O-多代表的药物为长春新碱,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等“热肿瘤”,其常见副作用为神经系统毒性,主要引起外周神经症状,如手指、神经毒性等,与累积量有关。足趾麻木、腱反射迟钝或消失,外周神经炎。腹痛、便秘,麻痹性肠梗阻偶见,从药性而言属于大寒之品。O-所代表的药物为:强的松,作为激素,属于西药中的温阳药,属于热药范畴。我们可以看出R-CHOP方案具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寒温并用,燥湿散结,其中散结为细胞毒作用。中医认为胃为六腑之一,属于多气多血之腑,喜燥恶湿,因此,早、中期胃癌包括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多具有湿热蕴结的辨证特点,对于淋巴瘤而言,同时又有脾肾阳虚或肝肾不足等特点,因此治则多采用寒温并用,攻补兼施。笔者认为,治疗同一种疾病,凡是有效的药物,无论西药还是中药,其药性应该是一致的。值得重视的一点,借助西医循证医学的结论,辨清西药的药物属性,对于提高我们辨证论治的准确度和深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将中西医学在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相互结合,相互转化,一方面发挥中医药本身的治病和调理作用,另一方面弥补西医治疗方案的不足,中为西用,西为中用。

本例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高龄女性,加之大出血、大手术,在化疗第一周期后即出现严重骨髓抑制,继续化疗未必获益,甚至会出现化疗相关性死亡。患者体质大虚,治疗以扶正为主,中医围方思路如下:1.考虑患者已行手术切除肿瘤,因此治疗的重点主要是以补为主,给予生晒参、紫河车粉、鹿角胶、黑蚂蚁、阿胶、龟甲胶、蛤蚧、五谷虫、熟地、山茱萸、山药、黄芪、当归、酒黄精、百合等大补气血、补肾添精、健脾益肺,使气血、肾精充沛,并能输注全身。2.患者化疗前中医辨证病标为湿热蕴结,因此继续佐以金银花、黄连、玄参、蒲公英、大黄、法半夏、浙贝母等清热解毒、燥湿散结,同时予炮姜温中,以免苦寒太过。3.淋巴瘤属于全身性疾病,容易全身多处淋巴结侵犯,具有痰浊流注的特点,因此在常规化痰散结的基础上予壁虎、僵蚕、地龙、水蛭、蜈蚣等虫类药加强搜剔通络、散结祛瘀之效。4.建立中州,顾护脾胃,予黄连、炮姜、法半夏、陈皮、神曲、鸡内金、九香虫、生红曲等辛开苦降、健脾益胃之品,使脾胃升降相宜,气血化源充沛。总体上中医治疗思路以温补为主,补气养血、补肾壮阳,为防助阳太过,佐以滋阴之品,含有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及气血双补之意,通过调理阴阳、气血,提高免疫力,改善内环境,减少肿瘤生长的土壤,有助于从根本上防止肿瘤复发和进展。


本文是徐立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