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苑爱云 人已读
张雷红 苑爱云 王利江
小儿斜颈俗称“歪脖子”,是新生儿及婴儿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畸形。其中,先天性肌性斜颈在小儿斜颈中最常见,发病率约为0.3%-3.92%。下面我们就来揭开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神秘面纱吧!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病因是什么?
宝宝为什么会得斜颈呢?本病是由于胸锁乳突肌挛缩、变形导致头向患侧倾斜。然而,引起胸锁乳突肌变形的的病因仍不明确,有多种学说:如子宫内拥挤学说,宫内或围产期筋膜间室综合征后遗症学说,胸锁乳突肌胚胎发育异常学说等,比较明确的是先天性肌性斜颈多有胎位不正或难产病史。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多在新生儿期即可发现宝宝头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下颌向患侧旋转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有不同程度受限。
2.患侧胸锁乳突肌可触及肿块,可自出生或生后2周内触摸到。也有少数病人无肿块,仅表现为胸锁乳突肌紧张。
3.两侧颜面部发育不对称,如不及时诊治,面部不对称会进行性加重,甚至颈椎活动受限。
4.合并表现:本病合并髋关节发育不良、跖骨内收(足内翻)的发病率高。
先天性肌性斜颈如何诊断呢?
本病确诊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颈部超声检查。另外,髋关节超声可筛查髋关节发育不良。
先天性肌性斜颈如何治疗呢?
康复治疗原则:本病早期治疗是预防继发的头、面、颈椎畸形的关键,因此,请记住:越早诊断,越早治疗,预后越好!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尽早开始保守治疗的宝宝,康复效果好,90%可以恢复。
1.手法推拿:需由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有研究显示推拿联合穴位贴敷、电
刺激治疗等疗效更好。
2.被动牵伸:需由专业康复医师中医医师或治疗师进行,家属切忌自行或盲目牵伸。需要注意的是,牵伸并非幅度越大越好,牵伸应在无痛范围内进行,宝宝出现抵抗时停止牵伸。推荐使用低强度、持续、无痛的牵伸。
3.体位矫正:通过立直反射、翻正反应,增加健侧胸锁乳突肌肌力,平衡两侧胸锁乳突肌肌力,纠正头颈呈中立位。体位矫正,贯穿始终,甚至在颈部包块消退后仍要坚持。
4.运动功能贴布
有研究表明,在患侧肌肉贴扎运动功能贴布,有助于姿势控制。
手术治疗:出现以下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持续的胸锁乳突肌挛缩,头部旋转活动受限超过12-15个月;持续性的胸锁乳突肌挛缩伴进行性一侧面部发育不良;超过1岁以上发现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或经保守治疗1年未改善者。
本文是苑爱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