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发表者:明佳 人已读
首先来“扪胸自问”一下,你认为你的乳头发育正常吗?
正常乳头为圆柱状,伸出于乳房平面约1.5-2厘米,呈一结节状,如果乳头未高出于乳房皮肤,且牵拉也不高出者,称为乳头内陷。乳头内陷不但影响美观,同时易造成局部炎症或者湿疹,甚至因乳腺导管畸形致哺乳期乳汁排泄不畅,无法哺乳,产后易发生急性乳腺炎,甚至脓肿形成。重者导致乳腺炎症和乳腺导管肿瘤等病变,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生活不便。
国外文献报道,乳 头 内 陷 的 发 生 率为 2% , 国内调查显示 , 乳头内陷发生率约 8 . 2 9 ~1 7. 5% (含乳头扁平者 ) , 均较国外报道为高 , 可能与人种 、 生活习惯等有关,可见,在中国女性群体中,乳头内陷不容小觑。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乳腺疾病——浆细胞性乳腺炎了。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化学性、慢性、非细菌性的乳腺组织炎症,明佳教授团队早期的研究发现,国内大多数此类患者有乳头内陷畸形或乳头发育不良。不同于一般的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很多人不认识这种病,误认为一般细菌感染,或误诊为乳腺结核,最可怕的是误诊为乳腺癌误切乳房。该病易反复发作,长久不愈,易形成乳晕旁瘘管或慢性炎性肿块。我科曾接诊一病史长达13年的患者,长期在外院进行不正规治疗,炎症经久不愈,来我院就诊时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最终行患侧乳房全切才治愈,生理、心理、经济上都承受了很大的负担。对于乳头内陷和乳腺良恶性肿瘤等其他乳腺疾病的关系,也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乳头内陷?
乳头内陷的病因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种。大多数为先天性,后天性乳头内陷较为少见 ,系乳头受乳腺内病理组织牵拉或由不合理的束胸或穿戴过紧的胸罩引起 。
那么,发现乳头内陷了怎么办???
别慌,先来评估一下内陷的程度。
根据内陷程度不同分为一度(轻度)、二度(中度)、三度(重度)。
治疗方面可以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矫正两种。
治疗乳头内陷的保守疗法较多,最初的方法比较温和,如:手法牵引、负压抽吸等,只适用于轻度患者,后来方法逐渐改进,出现了可持续牵引乳头的器械或矫正器,保守疗法也开始用来治疗中、重度患者,有学者提出未生育女性,手术前应该试用乳头牵引等保守疗法,以保证将来维持正常的哺乳功能。从理论上讲,一个持续牵引的损伤肯定小于手术后的松解。临床经验证明,恰当的保守治疗方法对各种类型的乳头内陷患者有效。
1. 手法牵引
单纯用双手来牵引内陷的乳头,不借助外力及器械。现在有比较规范的手法和动作,需长期坚持,对轻度内陷患者有效。
2.器械牵引
也可以使用乳头矫正器,利用负压原理,将乳头吸出,同样可持续或间断吸拉乳头。
首先,乳头内陷的诊断和治疗都需要专业的判断,医生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个体化的制定治疗方案,即使需要手法治疗,也需要专业的教导;其次,保守治疗方法的治疗周期较长,有复发的风险,本研究团队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对于中、重度乳头内陷的患者,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我们自创的乳头固定装置,可以有效的降低乳头内陷的复发(详见下图)。对于无法手法矫正的重度内陷,或者已经发生了乳腺炎症的患者,多数只能通过手术治疗矫正。
3.手术矫正
对于已经发生了乳腺炎症的患者,手术不仅仅需要解除乳头内陷,消除病因,同时需要切除炎症病变的腺体,对于乳房的形状、术后患者的形体会有较大的影响。乳头矫形的手术方法有数十种,主要目的是松解挛缩的组织,及加强乳头基底支撑。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内陷情况及意愿综合判断,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多数矫正手术由于切断了乳头后方的乳管,可能影响患者术后的哺乳;或者因为切断乳管不彻底,易致乳头内陷复发。
总之,乳头内陷在我国有着不低的发生率,不仅影响美观,还是诸多乳腺疾病的罪魁祸首,应当予以重视。如果某一天你发现自己的乳头“塌方”了,请在尚未发生乳腺炎之前尽快就医。
本文是明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