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吻合口瘘的原因、预防及治疗
近年来,食管癌逐渐成为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方法。而食管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根治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造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而且容易引起胸腔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导致临床死亡。如何降低食管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一直是胸外科医师研究的热点。今天我们就食管吻合口瘘的原因、预防以及治疗为大家带来相关解读。
关于吻合口瘘的原因,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与吻合口血供不良、吻合口周围组织感染以及术者吻合技术的熟练程度有关。因此,吻合口瘘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术前营养不良,贫血状态未得到纠正,术后营养供应未得到充分保障,吻合口的生长必然受到影响。术后过早进食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吻合口瘘的预防重在改善手术方式和提高手术技能。保护吻合口血供,降低吻合口张力是十分必要的。食管吻合器的使用简化了手术操作的难度,且效果可靠,对降低吻合口瘘很有帮助。吻合完毕常规将胃浆肌层和食管纤维基层间断缝合,使吻合口包埋,降低吻合口张力。吻合器置入时对操作段食管进行消毒、冲洗非常重要,如果引起感染将导致继发瘘,同时可能继发吻合口狭窄和胸腔感染。手术前后的营养支持及术后保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抗感染、保持良好通气功能对于预防吻合口瘘很有帮助。术后一周行食管造影检查,如无造影剂外泄,才能恢复流质饮食。
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大多数食管吻合口瘘患者最初被观察到的是胸腔闭式引流液性状的改变,并伴有发热、气促、心动过速、胸痛等症状。术后出现这种情况应警惕食管吻合口裂开的可能。吻合口瘘一旦发生,对于患者来说风险极大,并且治疗费用也会相应提高。应进行充分的胸腔引流,及时有效的换药冲洗,必要的抗菌药物,长时禁食,有效足够的全身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
使用吻合器吻合前需检查吻合器钉有无缺损,选取的吻合部分血供较好,胃粘膜完整。吻合器激发前确认与周围组织没有误夹,激发过程迅速,激发后需持续加压约10-15秒,保证成钉效果。激发完毕后需检查切割是否完整。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