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面瘫怎么办?---面神经炎的康复治疗
一、 面瘫是怎么回事?
面神经炎俗称面神经麻痹(即面神经瘫痪)、“歪嘴巴”,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口眼歪斜,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病初可有下颌角或耳后疼痛。
二、 病因
引起面神经炎的病因有多种,临床上根据损害发生部位可分为中枢性面神经炎和周围性面神经炎两种。
中枢性面神经炎病变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之间的皮质延髓束,通常由脑血管病、颅内肿瘤、脑外伤、炎症等引起。
周围性面神经炎病损发生于面神经核和面神经。周围性面神经炎的常见病因为:①感染性病变,多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病毒被激活引起,如耳部带状疱疹、脑膜炎、腮腺炎;②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③自身免疫反应;④肿瘤;⑤神经源性;⑥创伤性,如颅底骨折、面部外伤;⑦中毒,如酒精中毒,长期接触有毒物;⑧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⑨血管机能不全;⑩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
三、 常见症状
中枢性面瘫:颜面上部的肌肉并不出现瘫痪,面额纹与对侧深度相等,眉毛高度与睑裂大小均与对侧无异。面下部肌肉出现瘫痪,即颊肌、口开大肌、口轮匝肌等麻痹,故患者于静止位时该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动作时口角歪向健侧。面肌痉挛少见。
周围性面瘫: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在微笑或露齿动作时,口角下坠及面部歪斜更为明显。常出现面肌痉挛:无痛性、有规则的阵挛性面部肌肉抽动,常局限于眼睑或口角,痉挛可因说话、吃饭、精神紧张、疲劳加重,每次痉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面肌联合运动:张口、示齿、鼓腮、吸吮时眼也跟着闭合变小,相反当闭眼时,口角也牵拉闭合。鳄鱼泪症候群:多出现在面瘫后数周或数月,患者看到或吃食物时,患侧即眼泪流下。
四、 治疗方法
急性期:超短波、毫米波、紫外线、半导体激光等物理因子治疗。
恢复期:中频电刺激疗法、手法治疗等综合手段。
手法治疗 包括以下几个动作,患者可对照镜子自行练习。
放松面肌,对左右面部肌群充分放松。
抬眉训练、皱眉训练、努嘴训练、示齿训练、耸鼻训练、闭眼训练
鼓腮训练,越鼓越大,可辅助捏住嘴
唇力度训练,咂唇
最后再次放松面肌、颈后颈前肌群。
以上每个动作完成10-15次;
不要快速而费力的完成动作,以最大限度避免面肌痉挛;
尽可能保持双侧表情的对称性,特别是病情较重患者,一开始就要树立对称意识;
保证睡眠、调整心态、积极治疗,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争取早日康复。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