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广甫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乙肝细胞免疫治疗(DCs疗法)是怎么回事?效果如何?

发表者:高广甫 人已读

最近关于乙肝的所谓“细胞免疫治疗”、“DC免疫治疗”、“CIK治疗”、“三氧治疗”等的网络、广播宣传铺天盖地,似乎慢性乙肝一夜之间即可治愈了。这严重误导了广大乙肝患者。

近日经常接到有关咨询,为使大家更详细了解有关信息,在此从专业角度对以上“疗法”作简要介绍:

首先,“三氧疗法”又叫“臭氧疗法”,20年前由德国首先试用于临床治疗严重缺氧及感染,现已淘汰,15年前引入中国用于治疗乙肝,13年前我院对其作了为期半年临床观察,证明疗效甚微而弃用。

规范的细胞免疫治疗起源于近几年国内外在人体清除病原体的免疫机制研究的成果,初期为CIK治疗,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完善,现在发展为“树突状细胞(DCs)免疫传输治疗(具体内容见下)”,此技术针对几乎所有病原体包括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肿瘤细胞等,乙肝治疗只是其临床应用之一。但因此疗法要求试验技术、实验室条件和质控等非常高,且虽有疗效但仍未达到预期,没有几家医院能开展。我院为开展次技术投资100余万建立洁净细胞培养实验室,目前治疗乙肝病人80余例,虽表现出较好疗效,但少有达到乙肝病毒完全清除的病例。所以,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乙肝病毒清除道路可能很漫长。千万不可盲信不实宣传而遭受不必要的经济和健康损失。

下面将DC治疗的一些基本知识作简略介绍,望有裨益:

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和临床应用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简称DC)是广泛存在于体内多种组织内的一类单核淋巴细胞,因其自然形态犹如树枝样伪足突起而得名。

树突状细胞是一种抗原提呈细胞,能激活T细胞的分化。广泛分布于各类组织中,尤其是在于外界接触的组织中更为丰富。近年来DC在科研和临床中越来越多引起人们的兴趣,DC可能具有很大的潜力成为抗肿瘤、病毒治疗的疫苗佐剂,并且越来越多的用于抗免疫耐受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树突状细胞的来源、分型与分布

根据来源,可将DC 分为髓系来源的DC(myeloid DC)及淋巴系来源的DC(lymphoid DC)两大类,尽管这两大类DC 均起源于体内的多能造血干细胞,但它们来源于各自的前体细胞且各有不同的功能特点,其差别之一在于髓系DC 前体(与单核、粒细胞有共同的祖细胞)能分化发育成巨噬细胞,而淋巴系DC 前体(与T、NK 细胞有共同前体细胞)能分化为淋巴细胞。大多数DC来源于骨髓,由骨髓进入外周血,再分布到全身各组织。

二.人体内树突状细胞(DC)的生命周期

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体内DC 处于非成熟状态(immature),表达低水平的辅助刺激分子和粘附分子,但具有极强的抗原内吞和加工处理能力。在摄取抗原或受到某些刺激后,可以分化成熟(mature),其MHC 分子、辅助刺激分子、粘附分子的表达显著提高,原摄取加工能力显著降低。

三.树突状细胞的功能

(一)、抗原提呈作用:

DC具有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的能力,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是专职抗原提呈细胞。DC摄取抗原的方式如下:

吞饮作用(pinocytosis ) :细胞吞入液态物质或极微小颗粒的过程称为吞饮或胞饮。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大分子物质首先被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受体识别并与之结合,经过内化并通过膜囊泡系统完成物质的转运。

吞噬作用(phagocytosis):吞噬作用乃指细胞非特异性吞入较大颗粒或分子复合物(如细菌、细胞碎片等)的过程。

(二).免疫调节作用:

DC是体内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可通过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参与天然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分泌IL-12诱导T细胞分化为Th1细胞,增强细胞免疫应答

分泌Ⅰ型IFN,发挥抗感染及免疫调节作用

分泌IL-10,TGF-β,诱导B细胞发生Ig类别转换,产生IgA类抗体。

分泌IL-1β,促进T、B细胞活化。

表1:未成熟与成熟DC功能比较

未成熟DC

成熟DC

吞噬和吞饮作用

共刺激分子

表达MHC的水平

处理抗原能力

递呈抗原能力

四.临床免疫应用

DC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是最有效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抗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中具有突出的优势。

在某些细胞因子的共同作用下,DC迅速发展为成熟的DC。应用DC 的免疫激活作用可将DC 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如用病原体抗原在体外致敏DC,通过过继回输的方式激活免疫应答,以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

慢性乙肝大部分由婴幼儿期感染乙肝病毒发展而来。婴幼儿HBV感染的慢性化率极高。研究表明,分娩期感染慢性化率高达90%,出生后1-5年内感染慢性化率为20-30%。相当多慢性化病例具有不同程度抗HBV免疫功能低下,对现有抗病毒药治疗应答不佳,停药复发率很高,长期抗病毒药治疗又容易产生耐药性。此类病例抗病毒药治疗过程中,多数表现为测不到HBV DNA并伴有ALT复常后,HBeAg不阴转,或 HBeAg阴转后不出现 HBeAb血清学转换。此外,对一些免疫清除期和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的慢性HBV感染者,同样存在以上问题。

因此,积极研究抗HBV的新疗法,尽快弥补目前抗病毒药治疗的局限性与不足,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从而降低其发生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危险度具有重大意义。

20世纪90年代基于Chisari的非溶细胞性清除HBV的假说(Guidotti LG et al. Science 1999;284:825-829)研制出抗HBV治疗性疫苗。之后,不少学者进行了抗HBV治疗性疫苗在慢性HBV感染中重建抗HBV特异性免疫的探讨。但近10年来抗HBV治疗性疫苗治疗慢性HBV感染的研究提示,单一抗HBV治疗性疫苗,或抗HBV治疗性疫苗与拉米夫定联合疗法治疗慢性HBV感染,并没有出现满意的抗HBV疗效(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9;3:561-569),表现为很少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同时不出现HBsAg阴转。

20世纪末至今最具临床意义的DC应用研究进展是成功研制了乙肝特异性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HBsAg-pulsed DCs),并用这种HBV特异性DCs作为佐剂研制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与抗HBV治疗性疫苗。临床研究这种特异性免疫疗法的结果证明:该疗法安全有效。2005年的临床研究报道显示其抗HBV有效率达到57.9%,表现在HBV的DNA降低,伴有HBeAg转阴即HBeAg血清学转换。

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技术(以佐剂用DC诱导为例)

基本技术原理:

基于DC细胞具有摄取抗原和激活T细胞分化成熟的功能,本技术采用外周血中分离的单核淋巴细胞经过特异性刺激, 在体外培养环境下应用特殊的诱导剂组合将其诱导分化成树突状细胞,并通过特异性HBV抗原负载促进树突状细胞(DC)的成熟。成熟的DC细胞具有激活HBV特异性T细胞分化为具有抗HBV作用的效应细胞,并上调其表达γ干扰素的水平,达到免疫调节的目的。

本文是高广甫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