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于卫星
于卫星 主治医师
即墨区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解读胃镜报告——慢性萎缩性胃炎(范围分类的意义)

17571人已读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镜报告中最常出现的内镜下诊断。

比如:慢性萎缩性胃炎(CII 活动相 胃窦为主 Hp+).

根据胃粘膜萎缩的范围我们分为7种类型如下图(日本及我国常用萎缩范围分型)

IMG_20200319_202438.jpg

分型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Co~C1粘膜萎缩在胃窦或和胃角为主。发生胃癌的几率小于0.03%.随着年龄增长,胃粘膜也会出现正常衰老退化表现(萎缩)。

C2 粘膜萎缩至胃体下部小弯侧。发生胃癌几率0.37%

C3粘膜萎缩至胃体上部小弯侧。发生胃癌几率0.86%

O1 粘膜萎缩超过贲门,至胃体前后壁。发生胃癌几率0.97%

O2粘膜萎缩介于O1~O3之间。癌变几率1.34%

O3仅有胃体大弯存在正常粘膜。其他胃体都有萎缩。发生胃癌几率2.39%

IMG_20200319_204327.jpg

同样都是萎缩性胃炎不同范围癌变几率存在很大差异性,正确解读胃镜报告,可以解除您的恐癌困扰。



于卫星
于卫星 主治医师
即墨区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