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吴攀 人已读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控制,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但对于儿童淋巴瘤患者,由于年龄小,相对成人抵抗力更差,更容易受感染,疫情缓解初期仍旧给儿童淋巴瘤患者就诊带来不小的困难。鉴于此情况,儿童淋巴瘤患者该注意哪些方面?【肿瘤资讯】连线湖南省儿童医院郑敏翠教授、吴攀教授,分享了疫情缓解初期,儿童淋巴瘤患者如何合理就诊,战胜疾病的建议。
恢复正常门诊,建议预约就诊
郑敏翠教授:目前湖南的新冠疫情已趋于稳定,预计近期将得到控制。但淋巴瘤患者免疫力低下,目前仍不能放松警惕,希望患者加强防护,避免新冠病毒等感染,并得到规范治疗。疫情期间,我院门诊有部分调整,血液科的病房和门诊为兼顾患者规范治疗及防控病毒,门诊方面正月十五之前每天上午均开设门诊,本周开始工作日正常开放专科门诊,病房方面疫情期间除移植病房外,其他病房均开放收治患者,上周起移植病房已开放收治病人。
疫情期间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所有来院患者均需进行新冠病毒筛查。第二,初诊疑似淋巴瘤未确诊的患者,要求其确诊后再收入病房。第三,所有门诊均采取预约制,不接受现场预约及加号,建议患者按预约时间来诊,避免人员聚集。当然未预约的患者若有紧急情况可至急诊就诊,我院急诊24小时开放。第四,对于需住院按期化疗的淋巴瘤患者,建议其提前预约专科门诊,完成化疗前评估再收住入院。住院患者的管理也与之前做了调整,以前病房是开放式,现在改为半封闭式管理,即只允许入院、出院、做检查的患者进出,严格限制不相关人员进出,另外陪护人员方面限定固定单人陪护。疫情期间我们基本能够保证淋巴瘤患者的正常诊疗,患儿家长不必过度恐慌,患者需化疗但无床位也不会等床位过久。
分级诊疗,避免扎堆就诊
郑敏翠教授:尽管疫情期间我们仍开放门诊,基本保证了患者的诊疗,但部分患者因交通管制或其他情况延迟了治疗,疫情缓解期门诊及病房可能会出现患者蜂拥就诊的情况。首先建议患者预约后按时来院就诊,缩短在院逗留时间,未确诊患者可先至当地医院进行初步筛查,响应国家及医院一直推行的分级诊疗政策。若当地医院医生考虑感染可能性大,可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后观察;若考虑肿瘤可能,当地医院有条件确诊的可在确诊后再转至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接受周期性强化疗的患者建议至原医院治疗,原医院医生更加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计划,患者可得到更规范治疗。部分进入维持治疗阶段的患者,以口服药物或较弱化疗方案为主,则可至当地医院治疗。若当地医院医生对诊治有疑问时,可通过医疗联合体与上级医院医生联系,若上级医院医生通过线上指导仍无法解决问题,则需至上级医院诊治。若患者有情况时,可通过网络或电话咨询医生,可延迟来院的患者建议暂缓治疗。维持治疗阶段及已完成治疗需定期复查的患者,如无特殊症状可延期来院,或先至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医生经初步评估后病情稳定,可延期至上级医院诊治。这样可有效缓解患者就诊难、住院难,及扎堆就诊的情况。
吴攀教授:对于维持化疗的患者,因维持化疗仍是治疗的重要阶段,不建议延迟治疗。这些患者可分为两类:1、部分在当地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维持治疗的患者,可继续至原医院治疗,建议提前与医生沟通,尽量减少在院停留时间。2、未在当地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可适当调整治疗方案,如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患者在维持化疗期间常需肌注甲氨蝶呤,在此特殊时期可改为口服甲氨蝶呤维持化疗,但需鞘内注射的患者需至有条件的医院接受治疗。
加强防护,在线就诊
吴攀教授:淋巴瘤患儿的免疫力较差,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较高,但庆幸的是我们在平时即注重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因此患儿的个人防护措施到位。淋巴瘤患者平时就养成了戴口罩、勤洗手的良好习惯,疫情期间得到了很好保护。除此之外,还需避免去人员聚集场所,改正患儿揉眼睛、挖鼻子、咬手指等不良习惯。同时注意保护眼睛、鼻子、口腔等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另外家长自身也需加强防护,建议家长尽量减少外出频率,必须外出时做好防护。
关于疫情期间就医问题,很多医院开通了网上就医途径及电话咨询,若患者病情较轻,建议通过网上或电话沟通,若病情较重情况复杂,先通过网上或电话沟通解决,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再预约前往医院就诊。
医患合作,战胜疾病
吴攀教授:患儿及家长应如何配合医生共同战胜淋巴瘤?
第一,日常注意预防感染,合理均衡营养,保证患儿安全度过化疗间歇期,机体功能迅速恢复,从而保证治疗的连续性。营养方面可咨询主治医生或营养科医生,化疗期间我们也会与营养科医生及家长共同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除此以外,适当的运动也是必要的,疫情期间不建议户外运动,简单的室内运动如散步、跳绳等可提高患儿免疫力。
第二,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患儿沉迷于玩手机,培养患儿读书、绘画、乐器等兴趣爱好。
第三,家长还应配合医生做好疾病监测工作,如维持化疗期间,家长若能做好血常规的监测,医生就可根据血常规变化制定个体化维持化疗方案,合理调整化疗药物剂量,保证疗效最大化,不良反应最小化。另外,家长需监测患儿淋巴结情况,若突然出现淋巴结肿大需及时就医。
第四,家长应带患儿按时来院检查,按时治疗,治疗期间与医护配合,密切监测化疗副作用及疗效,保证治疗的连续性。最后,面对疾病要保持乐观心态,儿童淋巴瘤的疗效非常好,五年缓解率达80%以上,医护人员、患儿及家长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我们有信心战胜病魔。就像新冠疫情一样,虽然我们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已看到曙光,新诊断患者数一天天减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战胜疫情,家长们也要相信,通过努力一定能战胜淋巴瘤。
本文是吴攀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