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状病毒性肺炎涉及的心理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一、首先需要了解如何预防感染新冠状病毒:根据流行病学特点,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做到以下三点:
1、预防措施一: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减少走秦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有中央公调的地方,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商场、车站、机场、矿头、展览馆展览馆等。
2、预防措施二,勤洗手,洗手很重要,保持卫生。
3、预防措施三,戴口罩,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性外科口罩、N95口罩。
二、对新型冠状病毒常见的心理反应
1、明显的情绪反应:感到紧张,担心不安,害怕恐惧,恐慌,情绪烦躁,易怒、经常抱怨,甚至对疫情信息感到愤怒,对其他事情缺乏兴趣,闷闷不乐,无法开心起来,表情痛苦哭泣。
2、明显的躯体反应:头晕、头疼、心慌胸闷、心跳加快、呼吸不畅、憋气、恶心,腹泻、胃肠胀气、食欲差、尿频尿急、出汗、肌肉紧张及发抖、双腿乏力,肩背部疼痛,自我感觉发热等。
3、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多梦,且多噩梦,睡眠不持久等。
4、认知功能受影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不清晰,决策困难,脑子反应变慢。
5、人际关系变得紧张,容易敏感多疑,过度防范他人。
6、行为反应:逃避或回避一些信息、场景,反复查看疫情的进展,反复测量体温,反复洗手,社交减少,变得懒惰,极端的甚至可能出现攻击行为等。
三、什么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焦虑情绪,焦虑情绪是我们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情绪,当我们面临生活中的重要事情及有一定的危险时,都会出现焦虑,焦虑情绪意味着我们的大脑在高速运转,提醒我们现在是在关键时刻,需要提高警惕去应对,这是正常的焦虑情绪。适度的焦虑情绪有利于我们应对各种危机,过度的焦虑情绪则会影响我们应对危机。
四、什么是过度的情绪反应(出现心理问题):
我国感染病例逐渐上升,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一些人会感觉到心神不宁,心率加快,口干舌燥,而且会莫名出汗,心烦气躁,容易发脾气,还会不由自主地担心自己已经被感染了。反应过度,反复上网搜索各种信息有关冠状病毒的症状。反复检查自己是否已经戴好口罩纠结,需不需要戴两层口罩。要不要紧急配置各种防护装备,消毒液如此种种,都在提示我们过度的焦虑情绪了。
五、针对出现的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1、做增加对自身状况的理解度:现在很多的反应是对突发事件的正常反应,要认识到每个人在经历重大负性事件后都会有一些焦虑、担心等负性情绪好防护。
2、保持稳定状态:维持日常的生活和稳定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减轻压力,比如稳定的住所、定时吃饭、按时休息、稳定的心理状态,可以通深呼吸放松、音乐放松、冥想等训练。
3、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根据国际心理援助准则,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包括规律的生活,获取良好的社会支持,与信任的人和家人、朋友交流和沟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或能有愉快感的事情,注意要避免消极应对,不要过量饮酒、吸烟、服用药物,也不要过度工作和过多睡眠。
4、如果自我调解效果不佳,必要时可以求助专科医生。


本文是王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